热点科技
标题: 热管知识+高端热管散热器详解(很可惜)!!精品呀!! [打印本页]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15 09:52
标题: 热管知识+高端热管散热器详解(很可惜)!!精品呀!!
热管技术是1963年美国LosAlamos国家实验室的G.M.Grover发明的一种称为“热管”的传热元件,它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致冷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热管技术以前被广泛应用在宇航、军工等行业,自从被引入散热器制造行业,使得人们改变了传统散热器的设计思路,摆脱了单纯依靠高风量电机来获得更好散热效果的单一散热模式,采用热管技术使得散热器即便采用低转速、低风量电机,同样可以得到满意效果,使得困扰风冷散热的噪音问题得到良好解决,开辟了散热行业新天地。- F+ H% O, R7 v2 b# a' p* r
从热力学的角度看,为什么热管会拥有如此良好的导热能力呢?物体的吸热、放热是相对的,凡是有温度差存在的时候,就必然出现热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的现象。从热传递的三种方式:辐射、对流、传导,其中热传导最快。热管就是利用蒸发制冷,使得热管两端温度差很大,使热量快速传导。一般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热管内部是被抽成负压状态,充入适当的液体,这种液体沸点低,容易挥发。管壁有吸液芯,其由毛细多孔材料构成。热管一段为蒸发端,另外一段为冷凝端,当热管一段受热时,毛细管中的液体迅速蒸发,蒸气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另外一端,并且释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止,热量由热管一端传至另外一端。这种循环是快速进行的,热量可以被源源不断地传导开来。
热管的基本工作
@典型的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将管内抽成1.3×(10负1---10负4)Pa的负压后充以适量的工作液体,使紧贴管内壁的吸液芯毛细多孔材料中充满液体后加以密封。管的一端为蒸发段(加热段),另一端为冷凝段(冷却段),根据应用需要在两段中间可布置绝热段。当热管的一端受热时毛纫芯中的液体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另一端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己,热量由热管的一端传至另—端。热管在实现这一热量转移的过程中,包含了以下六个相互关联的主要过程:1 h' r! K" t7 Q" I6 N/ x
(1)热量从热源通过热管管壁和充满工作液体的吸液芯传递到(液---汽)分界面;
(2)液体在蒸发段内的(液--汽)分界面上蒸发;
(3)蒸汽腔内的蒸汽从蒸发段流到冷凝段;
(4)蒸汽在冷凝段内的汽.液分界面上凝结:$ s4 k& Q' x0 ^3 {! d, a. i. |7 Q
(5)热量从(汽--液)分界面通过吸液芯、液体和管壁传给冷源:7 n( {2 u0 W7 u2 i4 q* W
(6)在吸液芯内由于毛细作用使冷凝后的工作液体回流到蒸发段。0 K: K- O6 @! g0 B( }2 n& e6 A
; ?* L; o, [% o5 S2 t
热管的基本特性
热管是依靠自身内部工作液体相变来实现传热的传热元件,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3)很高的导热性 热管内部主要靠工作液体的汽、液相变传热,热阻很小,因此具有很高的导热能力。与银、铜、铝等金属相比,单位重量的热管可多传递几个数量级的热量。当然,高导热性也是相对而言的,温差总是存在的,可能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并且热管的传热能力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存在着一些传热极限;热管的轴向导热性很强,径向并无太大的改善(径向热管除外)。
(2)优良的等温性 热管内腔的蒸汽是处于饱和状态,饱和蒸汽的压力决定于饱和温度,饱和蒸汽从蒸发段流向冷凝段所产生的压降很小,根据热力学中的方程式可知,温降亦很小,因而热管具有优良的等温性。- Q0 P" k$ {) W- u9 S- P) v
(3)热流密度可变性 热管可以独立改变蒸发段或冷却段的加热面积,即以较小的加热面积输入热量,而以较大的冷却面积输出热量,或者热管可以较大的传热面积输入热量,而以较小的冷却面积输出热量,这样即可以改变热流密度,解决一些其他方法难以解决的传热难题。# `/ d8 N `7 D& z7 O( p
(4)热流方向酌可逆性 一根水平放置的有芯热管,由于其内部循环动力是毛细力,因此任意一端受热就可作为蒸发段,而另一端向外散热就成为冷凝段。此特点可用于宇宙飞船和人造卫星在空间的温度展平,也可用于先放热后吸热的化学反应器及其他装置。
(5)热二极管与热开关性能 热管可做成热二极管或热开关,所谓热二极管就是只允许热流向一个方向流动,而不允许向相反的方向流动;热开关则是当热源温度高于某一温度时,热管开始工作,当热源温度低于这一温度时,热管就不传热。$ m- }' ?! X P" i7 p% L
(6)恒温特性(可控热管) 普通热管的各部分热阻基本上不随加热量的变化而变,因此当加热量变化时,热管备部分的温度亦随之变化。但人们发展了另一种热管——可变导热管,使得冷凝段的热阻随加热量的增加而降低、随加热量的减少而增加,这样可使热管在加热量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蒸汽温度变化极小,实现温度的控制,这就是热管的恒温特性。6 E! i% {! X! q9 G7 J
(7)环境的适应性 热管的形状可随热源和冷源的条件而变化,热管可做成电机的转轴、燃气轮机的叶片、钻头、手术刀等等,热管也可做成分离式的,以适应长距离或冲热流体不能混合的情况下的换热;热管既可以用于地面(重力场),也可用于空间(无重力场)。4 h _/ ~2 I' m, }3 v) b% _. b
上图表示了热管管内汽-液交界面形状,蒸气质量流量,压力以及管壁温度 T w 和管内蒸气温度 T v 沿管长的变化趋势.沿整个热管长度,汽-液交界处的汽相与液相之间的静压差都与该处的局部毛细压差相平衡。- o6 a4 r0 [8 m4 U0 c* E
△ Pc(毛细压头—是热管内部工作液体循环的推动力,用来克服蒸汽从蒸发段流向冷凝段的压力降
冷凝液体从冷凝段流回蒸发段的压力降1 X1 x8 M& B' E q
△Pl和重力场对液体流动的压力降(△Pg可以是正值,是负值或为零,视热管在重力场中的位置而定)。
0a因此 Pg是热管正常工作的必要备件。
~由于热管的用途、种类和型式较多,再加上热管在结构、材质和工作液体等方面各有不同之处,故而对热管的分类也很多,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照热管管内工作温度区分 热管可分为低温热管(—273---0℃)、常温热管(0—250℃)、中温热管[250---450℃)、高温热管(450一1000℃)等。; X0 r4 m/ `/ u4 {# {2 m) l
[2)按照工作液体回流动力区分 热管可分为有芯热管、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又称重力热管)、重力辅助热管、旋转热管、电流体动力热管、磁流体动力热管、渗透热管等等。0 Q' i% \& @( Q$ V
(3)按管壳与工作液体的组合方式划分(这是一种习惯的划分方法)可分为铜—水热管、碳钢。水热管、铜钢复合—水热管、铝—丙酮热管、碳钢·荣热管、不锈钢.钠热管等等。( p# {' d$ z* k; [/ {( g; T
(4)按结构形式区分 可分为普通热管、分离式热管、毛纫泵回路热管、微型热管、平板热管、径向热管等。% d1 K$ ]) i1 Z! E& B0 F
(5)按热管的功用划分 可分为传输热量的热管、热二极管、热开关、热控制用热管、仿真热管、制冷热管等等。4 K7 I# \& {- r3 {
* l' |0 S" l& k( i9 M' }
热管的相容性及寿命
热管的相容性是指热管在预期的设计寿命内,管内工作液体同壳体不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或有变化但不足以影响热管的工作性能。相容性在热管的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长期相容性良好的热管,才能保证稳定的传热性能,长期的工作寿命及工业应用的可能性。碳钢-水热管正是通过化学处理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碳钢与水的化学反应问题,才使得碳钢—水热管这种高性能、长寿命、低成本的热管得以在工业中大规模推广使用。
影响热管寿命的因素很多,归结起来,造成效管不相容的主要形式有以下三方面,即:产生不凝性气体:工作液体热物性恶化:管壳材料的腐蚀、溶解。
(1)产生不凝性气体 由于工作液体与管完材料发生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产生不凝性气体,在热管工作时,该气体被蒸汽流吹扫到冲凝段聚集起来形成气塞,从而使有效冷凝面积减小,热阻增大,传热性能恶化,传热能力降低甚至失效。! U9 c. d5 V: R1 w
(2)工作液体物性恶化 有机工作介质在一定温度下,会逐渐发生分解,这主要是由于有机工作液体的性质不稳定,或与壳体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使工作介质改变其物理性能,如甲苯、烷、烃类等有机工作液体易发生该类不相容现象。5 V" c4 Y( W- s
(3)管壳材料的腐蚀、溶解、工作液体在管壳内连续流动,同时存在着温差、杂质等因素,使管壳材料发生溶解和腐蚀,流动阻力增大,使热管传热性能降低。当管壳被腐蚀后,引起强度下降,甚至引起管壳的腐蚀穿孔,使热管完全失效。这类现象常发生在碱金属高温热管中。+ Y; q K& h& I
热管制造- m9 M; E: {& t& D2 U# R5 k
1 热管零部件及其加工
热管的主要零部件为管壳、端盖(封头)、吸液芯、腰板(连接密封件)四部分。不同类型的热管对这些零部件有不同的要求。' S6 I( z8 O- [! ?* ?
2 管壳$ X7 a; m) L' k6 q- U! U& c! j+ ^$ T
热管的管壳大多为金属无缝钢管,根据不同需要可以采用不同材料,如铜、铝、碳钢、不锈钢、合金钢等。管子可以是标准圆形,也可以是异型的,如椭圆形、正方形、矩形、扁平形、波纹管等。管径可以从2mm到200mm,甚至更大。长度可以从几毫米到l00米以上。低温热管换热器的管材在国外大多采用铜、铝作为原料。采用有色金属作管材主要是为了满足与工作液体相容性的要求。
3 端盖, L& s" k+ x' @0 _% w
热管的端盖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它与热管舶连接方式也因结构形式而异。端盖外圆尺寸可稍小于管壳。配合后,管壳的突出部分可作为氩弧焊的熔焊部分,不必再填焊条,焊口光滑乎整质量容易保证。
旋压封头是国内外常采用的一种形式,旋压封头是在旋压机上直接旋压而成,这种端盖形式外型美观,强度好、省材省工,是一种良好的端盖形式。
4 吸液芯结构
吸液芯是热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吸液芯的结构形式将直接影响到热管和热管换热器的性能。近年来随着热管技术的发展,各国研究者在吸液芯结构和理论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下面对一些典型的结构作出简赂的介绍。 8 P5 D7 M+ K' x) z; F
1.管芯型式0 s& _; T: S$ A4 B8 P
一个性能优良的管芯应具有:
(1)足够大的毛细抽吸压力,或较小的管芯有效孔径4 m8 L; {# q$ h. J
(2)较小的液体流动阻力,即有较高的渗透率
(3)良好的传热特性,即有小的径向热阻.! G: A0 Q% x5 q6 S+ W
(4)良好的工艺重复性及可靠性,制造简单,价格便宜。) k; Z7 h3 i8 }2 J2 B
管芯的构造型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紧贴管壁的单层及多层网芯此类管芯
多层网的网层之间应尽量紧贴,网与管壁之间亦应贴合良好,网层数有l至4层或更多,各层网的目数可相同或不同.若网层多,则液体流通截面大,阻力小,但径向热阻大;用细网时毛细抽吸力大但流动阻力亦增加.如在近壁因数层用粗孔网,表面一层用细孔网,这样可由表面细孔网提供较大的毛细抽吸压力,通道内的粗孔网使流动阻力较小,但并不能改善径向热胆大的缺点.网芯式结构的管芯可得到较高的毛细力和较告的毛细提升高度,但因渗透率较低,液体回流阻力较大,热管的轴向传热能力受到限制.此外其径向热阻较大,工艺重复性差又不能适应管道弯曲的情况,故在细长热管中逐渐由其它管芯取代。* P$ u& M) P, f
(2)烧结粉末管芯 由一定目数的金属粉末烧结在管内壁面而形成与管壁一体的烧结粉末管芯,也有用金属丝网烧结在管内壁面上的管芯.此种管芯有较高的毛细抽吸力,并较大地改善了径向热阻,克服了网芯工艺重复性差的缺点,但因其渗透率较差,故轴向传热能力仍较轴向槽道管芯及干道式管芯的小.% z- l; f6 q; Z5 h/ p, k; [
(3)轴向槽道式管芯 在管壳内壁开轴向细槽以提供毛细压头及液体国流通道,槽的截面形状可为矩形,梯形,圆形及变截面槽道,槽道式管芯虽然毛细压头较小,但液体流动阻力甚小,因此可达到较高的轴向传热能力,径向热阻较小,工艺重复性良好,可获得精确幼儿何参数,因而可较正确地计算毛细限,此种管子弯曲后性能基本不变,但由于其抗重力工作能力极差,不适于倾斜(热端在上)工作对于空间的零重力条件则是非常适用的,因此广泛用于空间飞行器。
(4)组合管芯 一般管芯往往不能同时兼顾毛细抽吸力及渗透率.为了有高的毛细抽吸力,就要选用更细的网成金属粉末,但它仍的渗透率较差,组合多层网虽然在这方面有所提高,可是其径向热阴大.组合管芯跃能兼顾毛细力和渗透率,从而能获得高的轴向传热能力,而且大多数管芯的径向热阻甚小.它基本上把管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起毛细抽吸作用,另一部分起液体回流通道作用。
X7 p
制造工艺
如前所述,构成热管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管壳、管芯和工质。在设计过程中,对答壳和管芯的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后就可以开始制作。通常热管的制造过程包括下面的工艺操作,并按一定的程序进行。
l1、机械加工---2、清洗---3、管芯制作---4、清洗---5、焊接---6、检漏----7、除气---8、检漏---9、充装---10、封接---11、烘烤---12、检验
_实际制造的时候往往能达到20,甚至上百道的工序。这里只是最简单的一些必须工序。
[绝对不心疼!顶级散热器热管解剖实录简介:对于玩家来说,配有热管的散热器已经很普遍,从最早在航天领域的使用到后来笔记本散热和CPU散热器的使用,热管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太多的好处。不过,又有多少人真正的了解热管的内部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热管才算 ...
4 P2 I/ K( D
关键字:绝对不心疼!顶级散热器热管解剖实录
9 E9 X0 {# W; y6 P对于玩家来说,配有热管的散热器已经很普遍,从最早在航天领域的使用到后来笔记本散热和CPU散热器的使用,热管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太多的好处。不过,又有多少人真正的了解热管的内部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热管才算好?顶级散热器里热管内部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热管内部究竟是什么样的? + x4 o) S8 [! m9 q1 W4 w* _) `
此次介绍这六款顶级CPU散热器,分别为:IFX-14、ULTRA 120EX、SI128SE、TOWER120、NT06、Taisol 433。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15 09:52
● 利民顶级散热器:Ultra 120eX
首先介绍的这款散热器是利民的Ultra 120eX,它的内部采用的是铜粉末内壁热管。
0 M. S9 h( k! t/ T
热管内部采用铜粉末内壁
被切开的热管部分
: U. M1 C5 r4 w: w9 W7 O
内壁厚度、全铜材质 热管是全封闭的系统,内部液体为纯水(不含任何杂质)。热管内部为真空状态,若内部有空气则会氧化热管内壁,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严重影响导热性能。 热管是一种高效的强化传热元件。1942年,美国人高格勒提出热管的工作原理,但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964年,因为航天技术的需要,美国人格罗弗发明了这种新型的传热元件。从70年代开始,热管已从实验室研究迅速地转向实用阶段。
热管是封闭系统,由管壳、吸液芯和工质组成。热管利用工质相变的物理过程来传递热量。当热量从蒸发段传入时,吸液芯内的工质受热蒸发,蒸气在冷凝段接触到冷的吸热芯表面,放出热量。而工质在蒸发段蒸发,使气液交界面下凹,形成许多弯月形液面,产生毛细压头,把冷凝液送回蒸发段,完成闭合循环。这样,工质的蒸发和冷凝便把热量源源不断地从热端传到冷端。
● 风冷之王 Tower 120
接下来是风冷之王Tower 120散热器,这款散热器的性能被众多玩家称赞,究竟这款散热器有何特别之处,使其性能可以如此突出?相信热管的做工会告诉你答案。
% j( |0 y, }3 A
Tower 120的热管内壁
热管内壁较厚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15 09:53
密集的鳍片、热管和鳍片采用焊接工艺都有助于性能的提升: A, |/ b5 a! F1 w
被誉为风冷之王的Tower 120散热器,性能突出的原因部分原因不仅仅是工艺,部分原因还在于热管的性能以及热管和鳍片的做工。
● 能带两台风扇的散热器
利民这款IFX14散热器设计上要更为怪异,附带的两个风扇支架可以使其可以安装两个12cm风扇,性能上有绝对的优势。

IFX14的热管内壁
被切开的部分
3 j* m+ M0 E( g$ M/ Y: k
热管的内壁厚度不如Ultra 120eX 这款散热器的性能不错,在同时使用两台风扇时噪音比较大,不过这款散热器并不是针对静音玩家设计的,噪音也就不必考虑太多。 热管的工作原理很简单,热管分为蒸发受热端和冷凝端两部分(具体到产品上,受热端就是和散热器底座接触的部分)。当受热端开始受热的时候,管壁周围的液体就会瞬间汽化,产生蒸气,此时这部分的压力就会变大,蒸气流在压力的牵引下向冷凝端流动。蒸气流到达冷凝端后冷凝成液体,同时也放出大量的热量,最后借助毛细力回到蒸发受热端完成一次循环。
典型的热管是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将管内抽到的负压后充以适量的工作液体,使紧贴管内壁的吸液芯毛细多孔材料中充满液体后加以密封。管的一端为蒸发段(加热段),另一端为冷凝段(冷却段),根据需要可以在两段中间布置绝热段。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15 09:54
● 热管弯曲程度很重要
再来看看利民这款SI 128SE散热器,这款散热器配备了四根U型热管,从图片上看热管内壁比较厚。

.热管的内壁都是铜粉末
'散热器设计中规中矩、热管的弯曲程度不大
! ]$ W- B, z& z3 S& `
热管内部做工 这款散热器热管内部的铜粉较多,重要的是热管的弯曲程度不高,虽然弯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性能,但是这样平滑的弯曲还是可以接受的。 热管直通的状态下具有最好的热传递效能。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热管经常要被弯曲。弯曲后的热传递性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这也与工艺好坏有密切联系。热管弯曲有一点必须要注意:在弯曲部位要尽量保持直径无变化,或是变化很小。如果出现严重形变,比如本来圆柱形的外壁变成扁平形状,则会大幅降低热传导性能,因为过大的形变会导致热管内部的毛细结构部分中断。
m/ g3 Z2 R# W( P
沟槽热管在这方面非常敏感,当沟槽管弯曲为90度时,导热性能只能达到原来性能的一半。部分采用沟槽管的散热器甚至将其弯曲180度,那样的效果可想而知了。而烧结式热管在弯曲时的敏感度就小多了,虽然弯曲后性能也会有部分下降,但是并不明显。一般高端的热管散热器中可以见到烧结管的身影。
◆ 热管的弯曲 热管直通的状态下具有最好的热传递效能。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热管经常要被弯曲。弯曲后的热传递性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这也与工艺好坏有密切联系。热管弯曲有一点必须要注意:在弯曲部位要尽量保持直径无变化,或是变化很小。如果出现严重形变,比如本来圆柱形的外壁变成扁平形状,则会大幅降低热传导性能,因为过大的形变会导致热管内部的毛细结构部分中断。/ b. ]7 J1 t: G# t+ p- x; b
" B" F: h$ N+ E4 p+ O

比较好的弯曲处理方式,无明显变形(Thermalright Ultra 120 Extreme)
沟槽热管在这方面非常敏感,当沟槽管弯曲90度,导热性能大降,甚至只能达到原来性能的1/2。部分采用沟槽管的散热器甚至将其弯曲180度,那样的效果可想而知了。而烧结式热管在弯曲时的敏感度就小多了,虽然弯曲后性能也会有部分下降,但是并不明显。一般高端的热管散热器中可以见到烧结管的身影。
, s% X3 ]: n6 w 如果价格非常低(双热管或以上)并且弯曲角度很小(最多90度)的,大多数都是采用沟槽管的。多道弯曲的都是采用烧结管(当然并不绝对,但是基本如此)。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15 09:54
◆ 热管的直径
以热管长度均为150mm计算,经过有关权威机构测试,直径为3mm的热管其热阻值为0.33(测试物体温度变化区间60~90度)。而直径为5mm的时候,热阻立刻降到了0.11,已经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场合对导热的要求了。而当热管直径扩大到8mm的时候,热阻竟然达到了0.0625,这是大部分金属材质散热器难以企及的热阻。
不同直径的热管,最大导热量区别有多大呢?台湾某研究所给出了一组参考数值。直径为3mm的正品热管,2.8个标准热传递周期中只能传递15W(15焦耳/s)的热量。而直径为5mm的热管,在1.8个热传递周期最大热量传递达到了45W,是3mm热管的3倍!而8mm的热管产品只需0.6个周期就可以传递高达80W的热量。如此高的传热量,如果没有良好的散热片设计和风扇配合,很容易导致热量无法正常发散。8mm热管的劲冷酷鲨
显然,热管的直径对传热有很明显的影响,越大效果超好,目前中高端热管散热器中多采用6mm的热管,也有个别是用的8mm产品。
◆ 热管与鳍片的结合
热管有着优秀的热传导能力,能将处理器的热量很快的转移走,但要依靠热管那小小的散热面积将热量转到空气中是不可能,必须借助更多的散热鳍片。因此热管与鳍片如何完美结合,是非常关键的。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焊接和穿fin。
1 k% O. Y+ [% F/ S4 `

热管与散热鳍片采用焊接方式(Thermalright Ultra 120 Extreme)
热管与鳍片最常见的连接工艺就是焊接,界面热阻值较低,但是成本较高。比如铝鳍片与铜热管焊接,则需要先将热管表面电镀镍,方可与铝鳍片焊接到一起。焊接热管的工艺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在热管上方有焊孔。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和不均匀都会导致散热效率受损。: s. ~. |1 A8 a, i
d
3 D: Y; X, X5 G' [- Q
热管与散热鳍片采用穿fin方式(AVC拿破仑静音版)$ U! U! a' @9 g1 e4 {
|
; 穿Fin就是通过机械手段让热管直接穿过鳍片。这种工艺成本很低,工序简单,但是对工艺本身的技术要求较高,否则很容易使热管与鳍片之间的接触不紧密而导致界面热阻过高。合格的穿Fin工艺加工出来的散热器,热管与鳍片截面热阻几乎完全等同于焊接,但成本却能大幅降低。实际上,穿Fin工艺是AVC的专利技术,使得AVC散热器既能有强大的散热性能,还可保持相对低廉的售价。富士康的冲压铆接技术与穿fin类似。
焊接与穿Fin在性能上基本没有差别。但是在成本方面,焊接会比穿Fin高出每热管1美元左右的幅度,所以焊接工艺的热管散热器价格普遍都比较高。
作者: pal-G 时间: 2009-7-15 09:59
好深奥啊
作者: cai_2007 时间: 2009-7-15 11:55
不错,学习了!
作者: wan19880125 时间: 2009-7-15 15:32
有意思。。
作者: del730 时间: 2009-7-15 23:23
好帖子,一定要顶!!!!
作者: uft 时间: 2009-7-21 23:54
看了,了解了解
作者: lloovveerr 时间: 2009-7-22 07:49
好文章 不错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1 20:29
w我认为此贴,大家该看看
欢迎光临 热点科技 (http://itheat.com/activity/)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