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vanechka 于 2010-5-6 11:44 编辑
狮子王的怒轰 - AMD LEO PLATFORM X6 1090T with ASUS CROSSHAIR IV FORMULA
接续着DRAGON平台的LEO平台, 终于在台湾时间2010年4月27号中午解禁, 当天也有许多媒体针对了相关的平台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报导. 而同一天上市的, 还包含了AMD的六核心处理器 - X 6 1050T和X 6 1090T.
在规格部分, X6 1050T为2.8GHz, 最高阶的1090T则为3.2GHz. 在TDP部分皆为125W, 制程依然维持在45nm, L2+L3快取一共是9MB, HT SPEED 4GT/s.
架构图参考一下.
这一次AMD也增加一个新的技术 - TURBO CORE, 能够动态的调整CPU时脉以达到更高的执行时脉. 以1050T而言, 最大到3.2GHz, 1090T则到3.6GHz.
晶片组部分, AMD 8系列包含了890FX、890GX、880G以及870. 提供大家参考一下. 只有890FX和890GX支援CrossFireX, 其余的都有支援CrossFire. 而在DirectX的部分, 虽然AMD一直在喊DirectX 11, 可惜在内建显示晶片组还是维持在DirectX 10.1, 是否该加油一下.
说了好多好多...这次顺应AMD X6跟890FX的上市, 就帮大家介绍一下AMD PHENOM II X 6 1090T跟ASUS CROSSHAIR IV FORMULA.
CROSSHAIR IV FORMULA, ROG系列主机板, 延续前一代CROSSHAIR III的配色, 第一眼就让人惊艳 .
不论是AMD或是INTEL对于USB 3.0都尚未原生的支援, 也因此各家主机板商都需要利用NEC的外接晶片组让主机板支援USB 3.0, CROSSHAIR IV FORMULA也同样采用NEC晶片组来让USER能够使用USB 3.0
另外C IV F设计了ROG CONNECT, 让USER能够利用外接笔电来进行超频.
按键部分. 非常的有质感, 特别是开核的 按键.
SAT A插槽.
CROSSHAIR IV FORMULA提供4组PCI-E 16X, 但是其中两组只有8x . CrossFireX的模式下只能够跑8x.
CPU部分, 采用的是AMD PHENOM II X6 1090T 进行测试.
记忆体采用的是AVEXIR的DDR3 2000. 可能会有人有疑问, AMD PLATFORM能够上DDR3 2000吗?
小P : 继续看下去就知道了.
测试配备如下:
AMD PHENOM II X6 1090T
ASUS CROSSHAIR IV FORMULA
AVEXIR DDR3 2000
INTEL X25-V 40G
HIS HD5850 TURBO
THERMALT AKE FRIO
测试的部分数据过多, 就慢慢看. 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预设3GHz的条件下进行, 另一个则是超到3.6G的条件.
CPU-Z, C1E确实已经关掉, 但是CORE SPEED还是会自动降频.

wPrime

Fritz Chess Benchmark

SiSoftware Sandra中针对CPU的一些运算BENCHMARK. 跟INTEL的比较看看, 某些情况还是输了, 而某些情况赢了.



Memory Bandwidth 一直都是AMD比较弱的部分, 不过看起来nVidia的晶片组似乎更惨. 最强的还是INTEL X58平台, 虽然一般使用条件而言, 记忆体频宽没什么实质意义.

.NET的部分.


GEEKBENCH 2.12

Performance Test 7.0

ScienceMark 2.0

CRYSTALMARK 2004R3

PCMark Vantage, 针对整台机器进行模拟的出来的分数.

CINEBENCH R11.5


CINEBENCH R10

CPU-Z for 3.6GHz

wPrime

Fritz Chess Benchmark

SiSoftware Sandra



.NET的部分.


ScienceMark 2.0

CRYSTALMARK 2004R3

PCMark Vantage, 针对整台机器进行模拟的出来的分数.

CINEBENCH R11.5

CINEBENCH R10

接着来看看转档的部分, 用的是HDCLUB的2010台北101烟火秀作为测试影片, 来测试看看4核心跟6核心的差异到底多大. 这里的环境是直接利用BIOS来关闭两颗核心在3.2GHz的条件下进行.
首先是四核心.


再来就是六核心.


时间的差异9s左右. 如果档案时间再长的话, 就能明显的看出差异. 另外四核心的使用率相较于六核心来的高.
接着来看看压缩部分, 用的是7zip和WinRAR两套软体针对8.02GB的档案进行核心数测试.
WINRAR


7zip


在3DMARK VANTAGE中, 关掉核心数是否有差异呢.
四核心

六核心

顺便测试看看, 最近似乎很流行的东西 - 看看你电脑可以跑多少只狗.
3.2GHz

4.0GHz

4.0GHz 搭配 DDR3 2000.


4.412GHz跑完32M以及8M的SUPERPi. 电压部分没有优化, 随便跑一跑.



INTEL X25-V 在SB850的传输数据.

图片很多, 数据也很多. 比较针对BENCHMARK部分进行测试, 实际应用部分忽略了游戏部分, 是小P认为目前绝大部分游戏对于4核心以上的使用率都偏低. 而六核心应该是一些比较重CPU应用的软体所使用, 例如: 转档、渲染或是科学运算为主.
开核议题之后, 推出了六核心抢攻市场, 消费者是否会满意呢? 就留待各位自己去观察了.
AMD PHENOM II X6在架构上虽然还是维持旧架构, 但是就目前看到的价格而言, 对于预算不高, 却又要高运算能力的消费者而言, X6 可能可以列入考虑中. 特别是对于转档有强力需求的消费者, 6 > 4 这是不变的定律.
ASUS ROG是块好板子! 不论是外观、设计跟超频性都算是中上的一块板子, 也因为市场定位的关系吧, 价格不是非常亲民.
提供测试数据让大家参考看看, 以上是小P针对AMD PHENOM II X6 1090T WITH ASUS ROG CROSSHAIR IV FORMULA的测试分享, 谢谢收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