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泡泡网独家从特殊渠道得到了Clarkdale,并且为您展示它的真实性能测试,如下图:

Clarkdale内置GPU性能曝光
从目前的成绩图中可以看出,这套系统中采用了一颗频率为3.07Ghz的Clarkdale核心,在动态超频的环境中,实际运行频率为3220.4Mhz,
CPU-Z已经可以很好的识别该
处理器,并且可以看出该
处理器确实采用了32nm的制程工艺。
在3DMark 06的测试中,该
处理器中集成的GPU得分为1944分,性能和785G集成芯片性能相当,但是和独立
显卡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不过,这样的性能已经足以当前板载平台的市场了。
上图是该套系统中插在PCI-E插槽上的GTS250 3DMark 06得分,可以看出新的
CPU已经可以很好的和外部
显卡相兼容,而并不会出现系统中两个GPU冲突的现象。很显然,Clarkdale已经基本成熟,
Intel只是在等待量产和一个合适的时机发布
实际上,早在16年前,
Intel就计划要推出集成GPU的
处理器产品,对当时情况比较了解的朋友就应该知道,
Intel在1993年三月就公开了计划要推出一款集成I/O控制器、ICH2北桥以及
S3 Savage 4图形芯片的
CPU产品。当时该产品在以色列的一个实验室研发,而产品的研发代号Timna也正是以色列一个小城市名。
Timna采用Pentium II
处理器,128k二缓,集成南桥功能和Rambus RDRAM
内存控制器,核心频率533-700MHz,180nm制程,370-pin封装,芯片组平台名为Arago。该产品最初面对低端桌面市场。
2000年,
Intel首度在台北展出了专门为Timna准备的
主板产品,受到了部分人士的关注。但是,由于其内部集成的
内存控制器效率问题,当时
Intel宣布该产品将在2001年与大家面世。

(图片来自互联网)
然而,2000年10月份,
Intel确认取消了Timna,因为当时还是SDRAM大行其道,Timna必须使用一个
内存控制
转换器来实现对SDRAM的支持,结果这个设计不成功,使得
Intel最终放弃了。不过
Intel并没有白忙活,Timna上的设计经验最后帮助
Intel迅驰成功了。
2006年
AMD正式宣布与
ATI完成合并之后,其
CPU+GPU整合的计划也随之展开,当时
AMD的总裁dirk meyer就表示:除了多
CPU、多GPU平台,
AMD和
ATI还在“考虑在同一颗核心(Die)上集成GPU和
CPU的制造技术。并且在那之前,
AMD就已经申请了一份名为"共享缓存的
CPU与图形单元"专利。
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产品也就是后来的Fusion平台
处理器。根据当时的报道,Fusion平台产品有望最早在2008年推出,然而到现在,Fusion都还没有正式推出的迹象,反而作为后来者的
Intel抢在了前面。
根据我们目前得到的消息,Fusion和
Intel的Clarkdale一样,同样采用单芯片双核心的结构,也就是将
CPU核心和GPU核心整合到一个基板上,两者虽然放在了一块基板上,但还是相对独立。
目前,关于Fusion更多的规格信息还没有确定,但据称
AMD将会在2010年正式推出Fusion产品。
2008年,
Intel在CES 08上首度展出了集成
CPU的
处理器产品Canmore,但由于该产品主要面向SOC市场,所以在PC界并不受关注,人们真正期待的还是性能强劲并且集成高性能
显卡的Clarkdale。
不过就在2008年,
Intel也向外界宣布即将推出PC平台的Havendale
处理器与Clarkdale
处理器,其中Havendale
处理器采用45nm工艺,有望在2009年内上市;而Clarkdale
处理器则需要等到2010年。
最终,
Intel的32nm制程以及第二代High-K工艺进展非常顺利,导致
Intel最终决定取消45nm的havendale
处理器,进而直接量产32nm的Clarkdale,于是2009年内关于
Intel推出整合GPU的
处理器产品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甚至抢在了
AMD Fusion计划的前面。
如今,Clarkdale的真实性能成绩已经公开,我们还会在近期连续报道Clarkdale
处理器将对PC以及
主板行业带来的影响,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