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不算建国前的铺垫,就从建国后说吧,1957年建立了一个“汉语拼音的草案”,而在58年国务院通过,59年正式的批准了它。
从批准到五笔的诞生,它经历了三十年,这三十年拼音虽然在汉语的教学上有着极大的功绩。
但是后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尤其是在汉字的输入上拼音显现出了它的不足,这也是后来的郑码作者推出了它的郑码,而后王永民先生也是在郑码的作者郑易里先生的帮助下,于86年正式发布了王码五笔,为了汉字在计算机汉字输入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汉字在计算机输入上立了一个标杆。
之后虽然也有各种的形码出现,但毕竟在形码上,王码的地位到现在也没有哪一个输入软件能取代它、能取代它在汉字输入上的地位。
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为什么音码的朋友要抵触形码、或是诋毁形码,你们可以不用,但是中国的汉字输入上不能抹杀形码在输入上的功绩的。但也要明白,为什么在有了音码的基础上又有了形码呢?不言而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