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科技
标题:
聆听你的感动 创新live到手一周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zgmfx10akira
时间:
2013-3-15 13:21
标题:
聆听你的感动 创新live到手一周有感
不记得什么时候听说了创新的大名。许是那段仍然痴迷电脑DIY的时光,手捧着节衣缩食淘来的二手声卡,如捧仙果般小心感和兴奋感;许是那对创新的小喇叭PCworks 2.1,陪我度过了整整一个苦闷的夏天;许是初次聆听ZEN带给我的震撼冲击,ZVM带给我的惊喜感觉。印象中,创新的声音总是温而不寒,润而不燥,中正平和,久听不腻。
曾经在百般无聊之际,入手了创新的EP630,当作无聊消遣之物。可惜这款耳塞却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有人将之比作为穷人的鱼翅,但在我看来,创新似乎是在自己的音乐领域迷失了方向,丢失了自己一贯坚持的独有的风格。随波逐流,注定会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
后来创新开始加强自己在耳机耳塞方面的宣传,live,air,仿佛一夜之间深入人心,网上出现很多相关的讨论帖,褒扬有之,贬低有之,不由得将我的视线重新拉回到创新身上。怀着好奇心,我有幸得到了其中的一款耳机live。
如果说照片上的live第一眼给人的感觉是惊艳,第二眼是亮骚的话,那么实际拿在手上的live,给人更多的感觉是精致和典雅。虽然为了控制重量而全部使用了工程塑料,但无论是头梁接轴,线与单元的接驳,还是插头,各个细节之处,都体现出创新对于制造工艺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典雅的钢琴黑配上周边的镜面银圈,再加上可以微调角度使其更贴合头部的耳罩,都是体现创新一直强调的人体工学原理。
谈完做工,再来看看live的佩戴,毕竟一个耳机再漂亮,如果佩戴不舒适的话,仍是很难被广大烧友们所接受并喜爱。纵观live的定位,与其相似的有铁三角的ES7,天龙的D1001,歌德的SR80,白牙的DTX910,AKG的K450。DTX910我始终无缘一面,略过不表。剩下的几个里面,我认为live的佩戴舒适度是NO.1。ES7想必不用多说,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夹头的问题也是令人极为头疼;SR80,问题在于它的头梁设计,长时间佩戴压头的很;天龙D1001,问题相对少很多,略微夹头,头梁稍显偏硬,耳罩稍显不透气;而K450的问题则是耳罩太小,不能把耳朵全部包住,长时间佩戴会压得耳朵疼。
Live,确实如宣传中所言,做到了“能够长时间轻松佩戴”,请注意“轻松”两字,我试过最长佩戴时间为4小时19分,到后来完全忘记了live的存在。我相信live之所以佩戴如此舒适,与其几个特色是分不开的:一是live的头梁所用的皮垫相当柔软且厚实;二是live的头梁弧度较大,且可以拉伸的距离较长,加上耳罩部分使用了透气的高级皮革材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很多耳机存在的夹头夹耳问题;三,正由于耳罩的材料比较透气,长时间佩戴的时候不会觉得耳朵闷热,捂汗。当然,大夏天还是不适宜长时间佩戴的。我想也没有人会大热天的顶着个耳机出街焐痱子。
当然,佩戴舒适的同时,live也存在一些问题。创新为了提升耳机佩戴的舒适度,而放弃了折叠式设计,对于“室内户外随时聆听美妙音乐”的定位来说,实在有些尴尬。不过瑕不掩瑜,我想没有人会因为携带不方便而放弃这款佩戴非常舒适的耳机的。先看看live的一些官方参数:
驱动单元:40mm钕磁铁,复合生物纤维振膜
频响范围:10Hz-30KHz
阻抗:32欧姆
灵敏度:103dB/mW
从这些参数不难看出,live是准备为随身设备如MP3等服务的。要知道一向以易驱动闻名的ES7,虽然同样是32欧姆的阻抗,灵敏度却只有100dB/mW。而live比ES7足足高了3dB。
借此机会,我仍旧想要重申一下,灵敏度这个参数,其重要性远大于阻抗。甚至有比较极端的说法,认为少1dB的灵敏度,相当于阻抗翻一倍。当然这种说法过于极端了,但由此不难看出,在耳机的易驱动性上,灵敏度的大小,远远比阻抗的大小要重要的多。很多新朋友们,往往忽视了灵敏度这个参数而只关注于阻抗,认为阻抗越大就越难推,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当然,官方参数只能做一个参考作用,实际问题仍需实际分析。因此,我为live准备了几个前端,第一个是艾利和的P20,MP3;第二个是SONY的老骨头,D150,CD机;第三个是天龙1500AE,以及泽丰新鲜出炉的,正好借来试听的ZP40。音乐方面选了这样几张CD:2009香港高级试听展试音碟,鲁宾斯坦版的肖邦夜曲全集,以及铁三角的人声试音碟。涵括较为全面,基本上可以测试出live到底有多少斤两。
我在上文中也写了,live给我的感觉是:失望,惊喜,感动,平淡。为什么这么说呢,容我慢慢道来。
失望:live初开声的时候,一耳朵就可以听出所用的单元素质确实是高,宽广的声场,精准的定位,令人犹如身处现场一般,难怪乎创新会用“Live”来为这个耳机命名。然而细听下去,却着实令我对其失望,声音疲软无力,三频模糊,解析差,声底脏,齿音重。几乎让我恨不得立刻摘下来扔到一边。然而事实上,我也确实这般做了。
单元的素质一耳朵就得到了我的肯定,于是我认为该是新的live太生涩的缘故,导致听感如此令人失望,而煲开后的live应该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于是我决定采用狠煲的方式,尽量在短时间之内,run开live。具体方法其实很简单,插上公司电脑,24小时不间断地循环播放。其实我一向很讨厌这样做,我一向主张缓用药,即自然煲。下狠药虽然见效快,却难免会造成一些损害。
惊喜:整整几天没有碰live,等到忙完手头的工作再想起它的时候,live已经安静地在电脑上躺了8,9天。重新拾起,戴上,按下播放键。音乐从live中缓缓流出,仍然是叹服的声场,仍然是准确的定位,只是这次,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了。
声底一下干净了许多,毛刺感少了,齿音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低频的量明显增多,并且质感加强,不再是未褒前的脏乱差,而是错落有序。弹性和深度都有一个明显的提升,鼓声终于让我摆脱了一直以来只能听到鼓皮声的困扰。而中频的质感也变得滑润,虽然仍有一些齿音,但总体已经不影响听感。不管是人声还是分布在中频的乐器声,都显得较为水润,不干不瘪。但是染音并不重,更不妖娆。在音色上,可以说创新是坚持了自己的一贯风格。
中正平和,创新的声音总是很正,没有过多的修饰,没有乱七八糟的渲染,只是在最原始的声音上加以润滑,令声音的音色听上去更加动人。动人,而不是抓人,虽然不能够第一下就抓住人的耳朵,却能够在长久的聆听中带来最舒服的感观体验。而live的弊病,仍然出在高频方面,许是调音师有意为之,高频被打压的稍显过分,令人难免遗憾。
前面已经说了,看live的官方参数,觉得这个耳机不会难推。但实际实际问题果然需要实际分析,事实是,live相当不容易驱动好。注意,是驱动“好”。出个声儿还是不难的。基本上,几个前端的推力,是越来越大的。首先是P20,这个硬盘机的推力已经比一般的闪存式MP3要大上不少,然后是D150,这个的推力和D50差不多,然后是台机,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Live接在电脑上直推的效果令我很不满意,尤其是高频部分,几乎疲软到消失不见。而接在P20上时,由于P20的风格与live比较搭调,所以感觉比电脑直推好听得多。而换到D150上时,live明显有了较大的提升,三频明显分开了,高频的表现力上也有了一些改观。但是D150的声底较硬,配合live听感反而不如配P20那般水润了。而当换上台机台放之后,才可说live发挥了它原本应有的实力。很难想象一个1000不到的耳机能有如此的素质,声场比起我手头的W1000来只是稍逊,甚至低频的弹性要好于W1000,唯一残缺的仍然是高频的延伸度。
感动之后,慢慢趋于平淡。在live的身上,重新看到了那个坚持自己独特音乐理念的创新,中国的市场上向来不缺少龙争虎斗,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看到创新脱颖而出。
欢迎光临 热点科技 (https://itheat.com/activity/)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