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科技

标题: 极致体积和兼容性的取舍,ESE蜂鸟ITX机箱分享 [打印本页]

作者: yinilan    时间: 2020-4-24 12:00
标题: 极致体积和兼容性的取舍,ESE蜂鸟ITX机箱分享
这个ESE蜂鸟ITX机箱朋友春节前就丢我这了,原计划是准备在节前就组好的,然而1月23日武汉突然按下了暂停键,这位朋友又瞒着家人偷偷跑去做了志愿者。直到一周前和他联系时告诉我说终于快结束了,需要集中隔离14天后才能回家。至于组ITX主机的事暂时没了心思,这三个月的经历给他的感触很深,打算多陪陪家人,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我无聊翻了一下京东,发现这个机箱的价格还不便宜,加上我之前没有接触过ITX机箱,在征得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先开箱研究一下。





ITX主机因为体积小巧受到很多玩家的青睐,但市面上ITX主板不多且大多价格不菲,此外大多适配的SFX类电源价格也不便宜,所以很多人都因为价格而打了退堂鼓。这款ESE蜂鸟应该是一个另类,它在保证紧凑的同时可以安装标准ATX电源!





虽然外包装比较简单,但内部采用了无纺布袋和珍珠棉做缓冲保护,整体防护是挺到位的。





ESE蜂鸟的尺寸大概是340x170x220mm,容积约为12.7L。取出这个机箱给我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实在太小了,也许是初次接触的原因吧,即使早就看到过很多ITX机箱的图片,也不如一个实物真正摆在面前的震撼来得实在。ESE蜂鸟的正脸就是一块完整的铝合金面板,没有任何的Logo、开关和接口,干净的有点过于纯粹。





两个侧面都是铝合金打孔板材,仔细观察可以看到侧板和前后面板的衔接处缝隙,没有采用螺丝固定的方案。





顶部还是铝合金打孔板,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四个拐角都做了圆滑倒角处理。板材表面采用喷砂和阳极氧化的上色工艺,摸起来有很明显的磨砂质感。做工很精细,孔洞大小缝隙也都一致均匀。




整个机箱上唯一的电源键位于机箱顶部前侧,按键高度略低于顶部面板,周围有一圈高光倒角处理,这个设计让我想起了以前老手机的HOME键。




机箱底部依然是打孔的洞洞板,靠近背部面板的位置有四颗螺丝固定,应该是内部的硬盘位。




四个角落各有一个圆形的橡胶脚垫,设计的很小巧,直到在这里才第一次看到机箱上的螺丝。




从ESE蜂鸟机箱的背面可以看出内部结构是标准的A4背靠背结构,左边的大长方形孔是主板位,右边是显卡位。




右下角的电源插座,这里注定只是一个延长接口,上面有一颗从内部拧的螺丝,应该是用来固定显卡的。




品牌logo出现在了左下角,也是整个机箱里唯一一处logo。




显卡位置上方有一个拨动开关,最初我以为是用来拨动旁边金属压块的。




当我拨动了之后才发现这个是顶起上盖面板的一个小机关。




上盖面板和机箱主体框架间是通过四个角落的磁铁进行吸附合体的。这张照片也能看到侧面板是采用类似木工铆接的方式组装在一起的。




打开顶盖后内部结构就很清晰了,内部空间被一块铝合金板一分为二,左侧细长的部分是用来安装显卡的;右侧是主板和电源位。




ESE蜂鸟标配了一条PCIE延长线,这条延长线的工艺很不错,线材均自带屏蔽和绝缘层,市面上同类产品估计价格在200元左右。显卡延长线是ITX装机必备的一个附件,不过因为成本关系,很多ITX机箱并不会把它作为标配附件。另外就是一些安装用的螺丝和一次性扎带。




顶部电源位内部。




侧面板直接向上提起就可以取下来,无需工具还是很方便的。




机箱的板材都使用了厚度3mm的铝合金板材,重量大概是3.2公斤左右。




内部线材很简单,只有一条标准接口的电源延长线,以及一根电源键的延长跳线。




这一侧是电源和主板仓,底部有一个HDD硬盘支架,所以中间的隔板下方预留了一点高度。另外隔板顶部为了方便走线,也做了凹型槽设计。




ESE蜂鸟的最大卖点我觉得就在于可以安装标准ATX电源,在相同性能表现的前提下,肯定是ATX电源更便宜。因为可以安装ATX电源的关系,ESE蜂鸟对散热器的厚度支持也达到了85mm,所以在选择散热器上的自由度也相对大了很多。




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ESE蜂鸟的显卡支持长度最大为330mm,最大厚度为56mm。因为没有板U,暂时不能继续装机,等朋友恢复心情后再来做一波装机分享。



总结
这款ESE蜂鸟ITX机箱整体给我的印象还是不错的,板材、做工以及细节都很精致,而且相对来说内部空间也比较大,对散热器有更多的选择。最最重要的是可以使用标准ATX电源和赠送了PCIE延长线,这可以省下一大笔银子,也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普通用户转向ITX平台的门槛。面板没有采用螺丝固定,拆卸安装以及后期清灰维护都比较方便;四面打孔的散热设计,也让内部热量相对更不容易累积起来。

机箱上仅有一个电源按键,这个应该说有利有弊吧,内部走线少了很多走线更方便了,而且鉴于蜂鸟的体积本身就不大,到背后去拔插应该也不会带来太大的麻烦,有条件的话搭配一个拓展坞使用会更方便。作为我接触的第一台ITX A4机箱,我觉得蜂鸟有自己独到的设计想法,特别是对一些没有接触过ITX机箱的玩家来说,会友好很多。







欢迎光临 热点科技 (https://itheat.com/activity/)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