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科技
标题: 下压式散热器一点也不弱,不到200元的TT飓风开箱体验 [打印本页]
作者: 金顶老怪 时间: 2021-6-4 23:03
标题: 下压式散热器一点也不弱,不到200元的TT飓风开箱体验
自从给CPU用上水冷排以后,很多年都看不上风冷散热器,直到这次换上开放式机箱,水冷实在不方便,所以目光又再次转向风冷产品,主要是为了节省空间,当然这也有个前提,不能牺牲CPU的性能。所以就有了本篇体验。
TT曜越飓风,下压式风冷,带ARGB灯效同步,外观尺寸为120mm(直径)*90mm(高),最大散热功耗120W,最大风压1.56mmH2O,最大风量50CFM,风扇转速在800~1800RPM,最大噪音26dBA,4P调速风扇接口,4热管,支持Intel及AMD的多个主流平台。
与鞋盒一般的水冷排散热器相比,TT飓风的包装非常小巧,从外观上就能看到散热器本体的造型,还有非常详细的性能参数。
从飓风的顶部看扇叶及外圈采用亮银色电镀装饰,很有一种飞机涡轮的感觉,仔细观察能发现扇叶靠近内部的区域为半透明质感,应该是可以起到导光的作用。
散热风扇下面均匀环绕着铝制散热鳍片,整体进行了黑化处理,从底部能看到鳍片细节,分布排列非常严谨,接驳部位的做工也很到位。
四根纯铜导热管与底座刨平,虽然没达到高端散热那种如镜面般的效果,但可以直接将CPU的热量传导出来,简单高效的提升散热性能。
看到飓风的配件真的“内牛满面”,想想水冷排那一大堆附件,还有塔式散热也不甘落后,TT飓风寥寥14个附件却能支持2大阵营多个平台,非常适合新手装机,有个朋友还吐槽飓风没有背夹,想想飓风才450g左右的重量,应该是完全不需要背夹的,有了也是多余。
按照说明书的指引,安装好平台支架,涂抹散热器自带的硅脂,将散热器固定到主板上,在压CPU时切记撕掉散热器底座上的塑料保护膜!很多朋友都在这上中过招,毕竟带套的效果差强人意。
我这套开放主机是Intel 1151平台的i7-9700k,标称默频功耗95W,从参数看TT飓风完全能压住,但没上机前心里真是打鼓,不知道这块散热器在实际应用中能达到怎样的效果。
待机状态下,AIDA64显示CPU 33℃,散热器风扇转速900RPM左右,基本上保持在最低转速,此时整机保持在一种静音的状态,即便在深夜也很安静。
用FurMark CPU进行15分钟压力测试,CPU最高87℃,风扇转速在1600转,噪音上升比较明显但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毕竟谁用电脑也不是为了烤机,能把CPU稳住不掉频,对于这款一百多元的散热器来说已经足够了。因为默频烤机基本已经快到125W的工作极限了,所以本次没有进行超频测试,想要更好的散热效果,还是添钱上塔式或水冷吧。
ARGB灯效支持主板同步控制,看上去很带感,用在开放式平台和带侧透的机箱内都能有不错的灯光效果,还是那句话,一百多块钱还要什么自行车啊!从这次TT飓风的使用体验来看,散热效果真的出乎意料,前一段时间对风冷散热器尤其是下压式存在一定的偏见,虽然理论上下压风冷<塔式风冷<水冷排,但下压式在大多数应用场景中已经够用了,从散热器上节省出来的钱可以放到固态或者内存上,这种投入能够带来较强的感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较贵的水冷排不见得就是最适合的,普通用户的i3、i5使用下压式水冷既能节约成本,又能带来稳定可靠的使用体验。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提示一下,大家在选择风冷散热器时一定要留意散热器高度是否与机箱冲突,还有就是上图我两根灯条插在1、3槽(无法插入2、4),因为灯条高度较高,距离CPU最近的内存插槽无法使用,如果各位土豪都是4条插满,建议考虑搭配普通高度的马甲条或者裸条,否则造成三缺一的场景可就尴尬了哈!
大家对这款TT曜越飓风风冷散热器有啥看法,欢迎留言交流,本期到此结束,咱们下篇再见~
欢迎光临 热点科技 (https://itheat.com/activity/)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