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11月16日,英特尔正式在中国市场展示其最新的成果——基于45nm技术的处理器产品。16款最新服务器及高端PC处理器的浩大亮相,加之惠普、戴尔、联想、浪潮、微软、红旗等一干软硬件合作伙伴的悉数捧场,再次将摩尔定律的寿命延长十年的45nm,可谓风头尽显。
据介绍,今日发布的处理器是首批采用英特尔45纳米制程的产品,均采用全新晶体管技术,能有效减少漏电量。并率先在其内部数以亿计的晶体管中采用了英特尔最新的高-K金属栅极技术——这一突破性技术也被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誉为“晶体管技术40年发展史上所取得的最大进步”,在进一步提升了系统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了能耗。成为英特尔继2003年推出90纳米,2005年推出65纳米后,在制程工艺上的又一次重大提升。
相比先前采用65纳米技术构建的处理器芯片,新型45纳米(1纳米=10亿分之1米)处理器的晶体管密度几乎翻了一番,这就相当于四核处理器上装载了8.2亿个晶体管,而同时处理器面积则减少25%、能耗成本降低了87%。
“在过去,我们以为摩尔定律只能适用10年,结果却发现随着技术的进步,延续了一个又一个10年,而此番45nm处理器的问世,再次验证了摩尔定律的正确性,并将它再延长十年。”第十五次来华的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数字企业事业部总经理帕特·基辛格如是说道。
据他介绍,接下来英特尔将投资80亿美元,用于升级和建设45纳米处理器工厂。而按照英特尔的产品计划,其将于2008年第一季度推出采用45纳米生产工艺的主流桌面和笔记本处理器。
值得一提的是,此番英特尔在处理器的封装中首次弃用了危害环境的铅元素,并将于2008年采用无卤化材料,以便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