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unweipeng 于 2010-5-28 16:45 编辑
“缩水”一词原指某些纤维、纺织品下水后出现收缩的情况,比喻一样东西在原有基础上出现缩孝减少的现象。而在电脑硬件中,“缩水”指的就是同一型号的产品,厂家为了控制成本而对不同批次的产品在用料上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
缩水在显卡上十分常见
硬件厂家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对产品做工进行适当的缩水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了。当然为了能提供更低价格的产品,不影响到实际使用的缩水也情有可原,毕竟一份价钱一份货。但是缩水也要有个底线,如果缩水后的产品无法获得应有的性能或者甚至影响到正常使用就属于恶意缩水了,这样的情况也是广大玩家所无法容忍的。那么在目前的显卡中,显卡厂家常会对哪些地方进行缩水呢?缩水后的产品会带来怎么样的危害呢?
小贴士:Cost Down——成本控制
缩水对于厂家来说其实就是一种“Cost Down”(成本控制)的行为。其中以缩小PCB面积。降低产品用料,以及更改质保期限等方式来实现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热管被阉割,散热器缩水情况普遍
由于散热器的成本在显卡中占据很大的比率,因此往往会看到同一型号产品采用了不同形式散热器,这恰恰就是显卡缩水的一大信号。尤其有些显卡在第一批的产品时采用了热管散热器,而后续产品则将热管省去,只采用了普通的铝制散热器。很显然在散热器被缩水后,显卡核心散热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虽然即使被缩水后的散热器也能满足显卡的正常散热需求,但是对于显卡的超频能力以及在炎热天气中的散热能力一定会带来负面影响的。对于散热器缩水,玩家只需对前后批次的产品进行核对就可以很方便的辨别了。
小心别让厂商把热管散热器给换了!
12颗变9颗,电容缩水须警惕
相比散热器缩水,显卡在电容上的缩水就比较难以察觉了。电容缩水的形式也多种多样,首先会在电容的种类和品牌上做手脚。比如将固态电容换成液态电解电容;抑或是将高端品牌的电容换成低端品牌的电容产品。
其次还会减少部分的电容数量。譬如某品牌的HD4830显卡第一批上市时,一共有11颗电容,此批显卡超频能力极强,备受用户欢迎。而在后续产品中则是变成了9颗电容,最后甚至被缩减到了只有8颗电容,虽然不影响到正常使用,但是其超频性能有很大幅度的衰竭。
缩水前
拥有11颗电容
缩水后仅剩8颗电容
128bit的9800GT?小心显存缩水
最后,显卡的显存也是厂家爱对它缩水的地方。由于显存缩水有一定的隐蔽性,故此对于一些入门级玩家来说就更难以察觉。以9800GT为例,按理说它的显存位宽应该是256bit的,而一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而缩水成了128bit,更有甚者将DDR3显存改成DDR2显存。这样的缩水会对显卡性能带来相当大的影响,甚至会让9800GT的性能直接变成9400。
某9800GT采用的GDDR2显存
检查显存是否缩水最简单的就是用GPU-Z
总结
购买显卡一定要仔细检查
目前来看,市场上的显卡品牌种类繁多,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好缩水。无论是一线品牌还是二线通路,缩水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时尚。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购买到不缩水的显卡就需要自己仔细检查了,特别是购买那些显示核心相同但是型号繁多的品牌产品时更要长个心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