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阿凡达》的热映到上海世博园内的盛会,3D产业在国内外掀起了热潮,一直被认为在“烧钱”的3D企业也卯足精神准备大干一场。繁荣度、瞩目度自然是不能同日而语,有业内人士甚至把今年称为“3D元年”。 3D其实并不算新鲜了,最早可以追溯到1832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3D胶片电影也已问世。不过,真正让3D大热,不得不归功于2009年上映的3D影片《阿凡达》,在全球掀起了一股3D热潮。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世博园的各个场馆中,3D技术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眼下,3D电视在上游面板厂和外资整机厂的推动下,迎来了快速发展。但主流快门式存在的技术缺陷却不得不提,相关到健康大家还是要谨慎为秒,做到理性消费。 首先就是眼镜的问题。眼镜是需要配备电池才可使用的,但是眼镜同时是必须带着才能欣赏电视节目的,那么电池产生电流的同时发射出来的电磁波,电磁辐射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然而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还会影响3D效果。 另外,主动快门式3D电视所配的眼镜是红外信号发射器控制快门式3D眼镜的左右镜片开关,使左、右双眼能够在正确的时刻看到相应画面,经过大脑合成3D立体图像。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左右镜片开关使人觉得眩晕,更是导致了画面闪烁的问题。目前3D眼镜左右两侧开闭的频率均为50/60Hz,也就是说两个镜片每秒钟各要开合50/60次,即使是如此快速,用户眼镜仍然是可以感觉得到,如果长时间观看,眼球的负担将会增加。这一方面还有待厂商进行更多的改进。 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亮度大大折扣,带上这种加入黑膜的3D眼镜以后,每只眼睛实际上只能得到一半的光,因此主动式快门看出去,就好像戴了墨镜看电视一样,而且眼镜很容易疲劳。 说到底,之所以目前大部分3D显示设备都采用主动式快门3D技术,主要是因为这项技术的门槛比较低,而且对于已经生成出的产品进行改造的改装成本也比较低,所以主动式快门3D才能大行其道。 既然主动快门式3D电视存在着这么多的问题,那有没有一种方案能够让用户不佩戴眼镜就能观看到3D效果的呢? 相信随着一代代的3D电视推出,3D的方方面面一定会越来越趋于完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