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预防电脑故障之电源的选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4 09:53:12
本帖最后由 hhh0503 于 2010-2-24 09:46 编辑

由于目前市面上的电源产品普遍存在功率虚标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在选购电源时要具有正确判断电源功率的能力。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准确计算电源的实际额定功率。INTEL的功率分布图是业内比较认可的功率判断方法,但国内将该图标称在电源铭牌上的电源厂商几乎没有。不过专业人员总结出了一种估算电源功率的方法: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两种电源标准:ATX 2.00版和ATX12V 1.3版。 (后者基本淘汰。)

  
   不同版本电源功率的标准要求也不一样

     判断ATX
  2.00版功率的方法是:通过+5V最大输出电流值乘以10,得到大致的额定功率的值,比如+5V最大输出电流值为25,则为250W。+5V最大输出电流值30,则为300W。
  判断ATX12V
  1.3版功率的方法是:通过+5V最大输出电流值加上4乘以10。比如,+5V最大输出电流值为21A,则功率为(21+4)×10=250W。同样,(26+4)×10=300W,(18+4)×10=220W。"

至于磁放大电源实际功率的计算公式,大致就是:
磁放大电源:+5V的电压×电流 + …+ 12V的电压×电流+ … +3.3V的电压×电流(一共六组电压的功率相加)

  额定功率是厂家按照INTEL的标准进行标注的,它只是一个标准,而更能反映一款电源的实际输出能力的是“输出功率”。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以额定功率300W的标准为例,按照INTEL的标准,ATX2.00版本的主要输出的最大电流值是:+5V=30A、+3.3V=20A、+12V=12A,ATX12版本的主要输出的最大电流值是:+5V=30A、+3.3V=28A、+12V=15A。
ATX
2.00 ATX 12V
+5V 30A 30A
+3.3V 20A 28A
+12V 12A(峰值14A)
15A(峰值18A)
  比较两种版本的输出标准,大家可以看到,ATX12V的+3.3V和+12V的输出要高于ATX2.00,这就意味着,同样是额定功率300W的电源,ATX12V版本的电源实际输出要高于ATX2.00版本的实际输出,即ATX12V的电源,实际输出能力不止300W,这个实际输出能力,我们就称为“输出功率”,有些厂家称为“最大稳定输出功率”。目前这类规格广泛用于ATX2.3版本,12V的加强使得高端显卡使用更加稳定。
  
  
  除了不同版本的实际输出不一样外,同一种版本的电源,比如都是按照ATX2.00版本300W标准做出来的电源,实际“输出功率”也是不一样的,这个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5V和+12V的输出,一般还存在峰值输出这个指标,如+12V,最大输出是12A,而峰值输出可以达到14A,在某些情况下,电源可以以峰值电流工作,即高于300W。有些电源还具有过流保护功能,如航嘉磐石355,+5V的保护电流可以达到40A,这就意味着电源的+5V可以超过标准定义的30A,达到40A时才关断电源。
  
  
(2)每个厂家的选材、制作工艺不一样,实际工作的“输出功率”也不一样。选材越好,工艺越精良,“输出功率”也就可以做得越高。一般而言,实际工作的“输出功率”可以高出额定功率50~80W。

  电源的实际输出能力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这一点很多朋友可能都不清楚。
   
一般在冬天,电源的实际输出要高于夏天。一些朋友在冬天使用电脑很正常,夏天就感觉电源功率不足了,但一般不会想到是环境温度所导致的。
由于温度会影响输出功率,因此对于功率紧张的朋友,选择一款良好散热的电源就显得很有必要,一般来说,风量越大的电源,散热效果越好。目前大风量电源也很多了,如航嘉冷静王、世纪之星大风车,风量都在22CFM以上,都是不错的选择。


如何看待峰值功率?
很简单,就当没这个概念。峰值功率维持的时间极短,根本不能满足电脑稳定工作的需要。

如何识别功率?
介绍一个小经验,用+5V的最大输出电流值乘以10,就相当于电源的额定功率。如+5V=20A,其额定功率就是200W,再加上50W,就大约是输出功率了。


ATX现在已经从1.0 发展到2.0。 而2.3版是最新的版本,符合了当代显卡的高要求+12V有了更大的加强。



其他资料:

1。电源历史
  双路输出开山之作——ATX12V 2.0标准

  2005年是PC硬件转型、提速最快的一年,其中用户关注最多的当数显卡接口从AGP 8ד提升”到PCI-E ×16。新标准发布后,Ati、nVIDIA紧跟Intel步伐推出了高性能PCI-E ×16接口显卡,一时间多管线、大显存成为DIY玩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不过,在用户享受高性能硬件的同时,大功耗、高发热等问题也随之而来,沿用旧款电源升级的玩家开始遇到蓝屏、死机、重启等“恶梦”级故障。究其原因,这些都是电源供电不足所导致的。为此,随着PCI-E接口主板的陆续上市,Intel正式推出了ATX12V 2.0电源标准。

  ATX12V 2.0标准是ATX电源规范的一种。本质而言,ATX12V 2.0标准是为了解决CPU功耗快速“膨胀”的问题而制定的。与ATX12V 1.3标准相比,ATX12V 2.0标准最明显的改进就是采用双路+12V输出设计。+12V1DC通过电源主接口(12×2)给主板及PCI-E ×16显卡供电,以满足显卡和DDR2内存稳定运行所需的电流;而+12V2DC通过(2×2)接口专门为CPU供电。主板布线中,+12V1DC和+12V2DC也是完全分开的,而且主电源接口也从原来的20Pin改为24Pin输出。

  除此之外,ATX12V 2.0标准的另一个重要改进就是转换效率增加了。转换效率是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ATX12V 1.3标准规定电源满载下最小转换效率为68%,2.0标准则将转换效率提高到了80%,更加充分利用能源。不要小看转换效率这个参数,数值的提升除了使电源产品更加绿色环保、节省电能之外,剩余电能被转化为热量的比例也小了。也就是ATX12V 2.0标准电源单位运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要小于ATX12V 1.3标准电源,这对于电源散热、元器件使用寿命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ATX12V 2.0标准大力发展期间,Intel总共“规划”了四种电源规格,分别为ATX12V 2.0标准250W,ATX12V 2.0标准300W,ATX12V 2.0标准350W和ATX12V 2.0标准400W,这四个级别的标准规定+12VDC输出都要达到22A。

  虽然距离标准公布已经有两年多,但目前市场中仍有不少ATX2.0甚至ATX1.3标准电源在售,产品基本集中在价格几十元-1XX元,功率200W-300W档次。这些电源适合搭配单核处理器、整合主板组建入门级娱乐、宿舍平台,价格实惠,性能也完全够用。此外在2年前装机的用户,当时所配电源也多是这个档次,而且功率不超过300W。所以在升级系统时,选择单核CPU、7300GT这类硬件没有太大问题。但如果采用双核CPU、7900GS这类产品,系统则会由于功耗的猛增而不堪重负。

  支持双核绿色环保——ATX12V 2.2标准

  2006年初,Intel将旗下PentiumD双核处理器入门级型号大幅削价,一场“孕育”了半年之久的双核普及风暴正式拉开帷幕。与此同时,Intel再次更新了自家“引以为傲”的ATX12V电源标准,新的ATX12V 2.2标准全面对双核处理器进行了优化。

  相较一年前发布的ATX12V 2.0标准,ATX12V 2.2标准在最大输出功率、各路电流特性以及转换效率上又有了新的要求。

  为了适应双核平台在CPU主频、显卡性能,内存、硬盘容量等方面的飞速提升,Intel在ATX12V 2.2标准中加入了450W输出规范,并给出负载交叉图进行参考。这样对于使用双核SLI平台的用户,即使采用7900GS档次的显卡进行双卡互联,450W额定功率电源也足以应付。

  在电流输出特性上,新的2.2标准并没有提高+12V的电流持续能力,相反有所降低,但大幅提高了+12V电流的瞬间输出能力。之所以新标准中会有如此变化,是Intel考虑到随着制程工艺的不断提高,未来主流双核乃至多核处理器在整体功耗上未必持增长趋势,但这些处理器在启动瞬间却需要较高的电流供应。所以为了系统稳定运行,需要增加+12V输出的电流峰值。此外2.2标准提升了3.3V与5V的输出电流,以适应占有率不断提升的SATA硬盘、光驱设备的供电需求。

  在转换效率方面,新的ATX12V 2.2标准仍旧要求转换效率为80%,而且在执行度上比2.0标准更加到位。目前在美国,一些机构(包括Intel在内)已经要求电脑制造商采用ATX12V 2.2标准、能耗转换效率达到80%的电源产品。作为“回报”,它们将在渠道政策上给予返点等优惠,以达到提升绿色节能型电脑产量的“长效”目的。

  ATX2.2标准电源是现在购买双核主机的必要配置,一般350W-400W档次产品可以轻松应对酷睿2+X1950Pro这样的中高端游戏平台,为系统超频做好了“动力”基础。由于ATX2.2标准默认功率相对较高,所以如果选购400W及以上产品,即使应付高主频双核处理器+G8600GTS这样的“次世代”配置也完全可行。所以如果您近期装机选用ATX2.2标准电源,那么选购一款功率较大的产品一定不会“后悔”。

  高低搭配“单”“双”无忧——ATX12V 2.3标准

  2007年4月3日,Intel发布了最新ATX12V 2.3标准,“沉寂”了一年之久的电源规范再次升级。此次Intel发布2.3标准,主要是针对Vista系统带来的硬件升级以及双核、多核处理器的功耗改变。

  目前由于整合芯片组性能的不断提升,不少低端用户已不再将购买独立显卡作为首次装机的必要选择,因此选购双路电源产品有些“大材小用”。这次Intel在ATX12V 2.3标准中推出了180W、220W、270W三个功率级别的单路+12V电源标准,为入门级用户提供了一个经济型的产品方案。

  此外在大功率电源方面,ATX12V 2.3标准给出的300W、350W、400W、450W功率级别都是为了支持高端Vista显卡而“生”。而且对比2.2标准,2.3标准中的+12V1输出能力得到了提升,+12V2输出能力则下降了,直接反映出显卡功耗的不断提升与CPU功耗持续下降的“鲜明”反差。

  目前ATX2.3标准电源还未批量上市,只有个别几款“抢滩登陆”,所以建议想购买的用户再“持币待购”一段时间。由于ATX2.3标准在双路+12V输出上相比ATX2.2标准进行了优化,为下阶段CPU、显卡等配件“量身订做”,更能对这些中高端新品的“胃口”。所以建议,要想搭配出一套具有不错升级潜力的娱乐型主机,购买ATX2.3标准电源将能最大限度地延长平台寿命。

  此外,由于ATX2.3标准又重新规划了单路+12V输出电源规格,这类产品肯定在价格上具有较佳的竞争力,配合单核CPU+整合主板使用“手到擒来”,无疑是下阶段入门级用户装机的明智选择。
[/hide]

[ 本帖最后由 hhh0503 于 2008-9-24 18:11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发表于 2008-9-24 09:59:40
最近怎么这么多回复贴啊,晕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8-9-24 10:19:04
d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8-9-24 11:12:44
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8-9-24 11:20:05
电源很重要。配机时候不能省。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8-9-24 11:35:01
:a65: 搞得挺神秘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8-9-24 12:23:04
:a5: :a5: :a5: :a5: :a5: :a5: :a5: :a5: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8-9-24 12:24:55
感謝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8-9-24 12:29:50
1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8-9-24 15:07:28

11111111111

感謝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