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头语
从2016年开始,RGB开始普及装机界,然后五花八门的RGB外设蜂拥而至。RGB键盘鼠标首当其冲,然后是RGB主板内存显卡,接下来是散热、风扇机箱电源,不久前显示器也开始了RGB之旅。至此为止还有什么没有RGB的?恐怕也只有硬盘和CPU了……
可是十铨最近把硬盘加RGB这事给干了,将CPU留在了RGB鄙视链的最底端,可喜可贺。那么这款RGB固态硬盘到底如何呢?各位接着往下看。
开箱
M.2接口越来越普遍应用,,SATA接口的固态应该向大容量方向靠近,而今天的主角十铨 T-Force Delta RGB固态硬盘目前只有250GB的容量,我更倾向入手大容量的版本,不过好在RGB的加入给了中高端主机配备的理由。
这款固态外观颜色有黑白两款,我手上的是黑色款,本想找朋友买白色的可惜,没货。不过没关系,有RGB就够了。
标称读取560M/s,写入510M/s。→
3年质保,不算长,不过是行业普遍标准→
T-Force是十铨的电竞品牌,定位中高端电竞主机→
DELTA是T-FORCE下的一个品类,但具体定位还不清楚→
支持的RGB标准是非常全的,并且是最新的ARGB标准。除开我们手上的DELTA,十铨还在包装上展示了DELTA X与DELTA S,外观上大同小异,就不知道内部差异有多大了→
单从外观来说十铨 T-Force Delta RGB就不普通,同时也比一般的固态要重要厚,并不适合安装在笔记本内,当然,也不会有人安装在笔记本内→
附件除开说明书、贴纸外还有一个RGB控制线→
这个控制线并非常见的5050RGB的4pin控制线,而是支持ARGB的3pin控制线,可以直接插在支持ARGB的主板上,比如最新款的华硕等品牌中高端主板→
而硬盘侧的接口则是用的MICRO-USB→
下面我们看看DELTA硬盘主体。
正面大面积的透明材质+白底,说明发光的主要区域,除开DELTA字样外还有一个T-FORCE的LOGO→
背面是标签和保修贴→
因为需要链接RGB控制器,所以除开SATA供电、数据两接口外还有一个MICRO-USB接口链接主板ARGB接口或者其他ARGB控制器→
之前说看到包装上开DELTA还有DELTA S和DELTA X两款产品,其实说明书上就解释了,DELTA S是支持5050RGB的版本,DELTA是支持ARGB的版本,DELTA X是USB控制的版本……看来内部用料应该并不会有什么区别→
上机测试
其实也并非真正意义的上机,因为没有找到非常合适的平台把这个固态用起来,所以临时搭建了一个平台来测试,在测试之前我们可以先来鉴赏一下这块固态的RGB效果如何→
本平台主要配置如下:
AMD Ryzen 5 2400G
ASUS ROG STRIX X470I Gaming
GSKILL Trident Z RGB DDR4 4266 16GB*2
Coolermaster ML240R RGB
上机效果:
其实现在各个品牌,包括主板、外设这些对ARGB的支持都还没有淋漓尽致,等待软件晚上后,RGB效果或许会更好。
下面是性能展示时间:
SSD有个特性,如果盘为新盘,读写状态是非常好的,但是一旦成脏盘(有一定数据量)或者旧盘(擦写次数过多)都会掉速,所以厂家标称的速度都是新盘的速度。在使用中发现速度并不理想,可以SSD进行格式化来拯救一部分速度。
所以专业的SSD测试是很长久的工作,包括稳定性、读写寿命等等,作为一名对SSD并不是特别了解的用户,秉承坏了保修,RGB提升性能100%的理念,这里我只做新盘的测试。
下面请看数据:
CrystalDiskMark→
AS SSD Benchmark→
Anvil's Storge Utilties→
ATTO Disk Benchmark→
HD Tune Pro 基准测试-读取→
HD Tune Pro 基准测试-写入→
HD Tune Pro 随机存取-读取→
HD Tune Pro 随机存取-写入→
很明显,十铨是以CrystalDiskMark的测试数据作为这款SSD的标称数据,整体表现还算说的过去,和顶级的SATA 固态还是有些许差距,不过这个SSD卖点并非只是速度与品质,他有着这个价位的水平其他的固态并不有的优势,至于什么优势,请看小结。
篇尾小结
这款固态现在线上还没有出售,在得知上市之后,作为试水产品第一批数量较少,辗转几个朋友才成功入手这款固态,第一时间与各位分享。
其实加个RGB在固态硬盘上甚至是CPU上并不难,关键是谁能把他实施。十铨作为一个近几年才从大陆市场兴起的存储厂家,能先一步做出这样的改变不知道是喜是忧愁。其实不难看出十铨是为了市场竞争力而敢为人先,但希望这是十铨在做好SSD本身产品的同时做出的创新。
这款固态硬盘,对比同价位其他固态硬盘的优势仅仅是ARGB的加入,如果抛开RGB,讲究“性价比”的话,这款售价为500元左右的产品在市场上几乎没有竞争力,但是它偏偏就是多出了RGB,无论是好奇尝试,还是为主机的光污染添砖加瓦,选择的理由都是围绕RGB,这也是我入手的原因。
感谢各位的收看,如果对本文有意见和建议,欢迎下方评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