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老忠耳机是小众的存在,不过它又是特别的。在此之前个人只听说有老忠耳机,但未曾听过其作品,甚至不知道它牌子。 等我真正去了解老忠耳机,才发现它的店铺以及对外的推广都叫老忠耳机,你甚至可以说这是第一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耳机品牌。更奇特的是在网上搜不到关于老忠这个人的介绍,倒是有不少人推荐过老忠耳机——这种低调却又老土的个性反而在HIFI圈内显得鹤立鸡群。 在各位对老忠耳机感兴趣之前,必须得说一句老忠耳机主要的市场并不在国内,而是在欧美和台湾,对外输出比对内输出还要厉害的音频品牌据我了解还有乂度等不太知名的厂商。
一、开箱部分 
包装盒展示,看着很有艺术风格,其实做工很简单,翻盖式设计,顶部的SEMKARCH应该是品牌,但是对不起你搜它搜不到什么信息,应该是对外用的。

内衬展示,很简单;看到说明书时其实我心里有点凉,因为像是A4纸直接打印的,实际上打开后会发现信息比市面上绝大多数说明书要认真详细,中英文对照,想必是为了出国。

全家福展示,说明书、合格证、耳机腔体、线材、滤网、耳塞套以及一个颜色鲜艳的收纳包。

表层应该是人造革,其实我不大喜欢这种颜色和材质,不过做工还算过硬;

这副叫做SKC-CNT1的塞子有着独特的金属腔体,颜色不是很正,银白偏灰,光泽感很强,上面还开了小孔;

再细看,其实整个腔体后背没那么圆滑,中间带字的部分是隆起的,字符工艺不是那种简单的印刷上去的,整体有点想单车骑行爱好者的头盔;

内侧就显得普通了,非常光滑的弧面,同样开了小孔,目测声音风格比较偏下盘;

这金色喷嘴是标配中的附件,做工不错,官方说明书显示是用于调节低频的,底部有螺纹,更换的时候记得不要生拉硬扯,轻轻拧开即可。

常见的挂耳式设计,挂耳部分单独做了处理,个人佩戴感觉是很不错的;接头部分用的则是标准的MMCX接口;

整体做工确实还算不错,但我个人并不喜欢CNT1的这种线材,主要是表层的材质和颜色实在影响视觉,收纳指数也一般。
二、个人主观听感部分 
个人先用马歇尔伦敦手机试听的时候,32欧姆阻抗和108dB灵敏度的CNT1推起来是没有压力的,不过它并不像我先前以为的是偏下盘的。作为一款单单元动圈,CNT1的亮点是采用了碳纳米管振膜单元,这种单元振膜可以保证声音更为清澈,细节丰富,实际上搭配马歇尔伦敦手机的CNT1更像是一口水塞,听流行的时候,不大贴耳的人声很有穿透力,那是有点小清新的感觉,略显偏暖的音染、饱满、清澈,全然掩盖低频声场的局促,低频下潜并不太深,弹性尚可,器乐分离度和动态都中规中矩,唯一较弱的是凝聚感不够,总而言之这种有氛围的低频只能在流行和民谣里发挥积极作用,遇上摇滚或者民族器乐就会暴露问题。 因为CNT1在音色上的饱满让我觉得它的高频反而更为难听,虽然这并不是动圈的优势,不过在听久石让给《入殓师》的经典配乐是,无论是大提琴的锯齿感还是钢琴的颗粒感,在音色和延伸感上都是相当动人,至于三频结构方面,它确实还是偏下盘,没办法谁叫它是单单元动圈了。

在乾龙盛QA361上,老忠的CNT1变化是较大的,低频声场依旧不算大,有一定的下潜,在听THE SHADOWS的《Apache》时,鼓声和四把吉他的空间感并不强烈,不过声音层次感和分离度保持的不错。本来这首歌是吉他大师Hank Marvin的表演秀,但架子鼓的配合让它充满气势,CNT1表现的是中低频的温润与通透,如果解析再好一点,凝聚感再强一点,器乐分离再好一点,它是可以听金属摇滚乐的,当然你若是拿它听蔡琴的《渡口》那点低频,它是可以让你惊艳的。 接下来说说人声,女声貌似并不大合适,柔和度欠缺一些;男声感觉不错,密度较大,位置保持的不错,依然有那么一点点偏暖,大体上还算中性,细节较多,不管是李宗盛,还是黄霑,又或是巅峰时期的王杰,CNT1对男声音域的驾驭是比较广的,解析在听老男人的时候刚刚好,听王杰的话则还可再提升一点,重要的是它在诠释细节的时候却又在刻意的拒绝抓耳,所以我想单纯的用口水塞来形容老忠的CNT1又有些武断。 对于老忠CNT1其高频的表现,个人觉得倒是和手机上呈现出相同的感觉,笛声很亮,有毛刺,延伸感是够的,而且有不错的动态,瞬态有些不足,整体上没有中低频那么多,但绝对不是拖后腿的,听《Hurricane 2000》这种交响乐的大编制会很刺激,因为大动态和通透感以及器乐分离感都还不错,但肯定不耐听,毛刺啊声场啊都是显而易见的缺点。

换了金色的低频调音滤嘴后,CNT1的低频量感有所增加,下潜变化不大,凝聚感其实也没怎么变化,但是音色更为柔和,鼓声变得更为细腻,整体的声场变化不大,动态则保持的不错,像枪花《Don,t Cry》这种柔情摇滚是听出感觉来的,相比更换之前的滤嘴,最大的变化还是低频变得更为柔和,有味道,中低频显得更为浓郁,听流行才算是到了杀器的标准。
三、整体总结 
老实说老忠的这副CNT1其实是可以火的,因为它的声音是有个性的,作为入门级耳塞,可换线、换滤嘴倒算不上它的附加值,真正让我觉得出色的是老忠对声音的掌控。 从手机到HIFI播放器,CNT1声音的整体风格是固定的,这种偏低频的声音风格并不大耐听,不过它很适合手机党作为一副口水塞,初烧听它亦无妨,毕竟低频是最容易打动耳朵的。但我还是要说的是,千万别那轰头的或者极为干净的低频来作为日常听歌的标准,建立不科学的听音观倒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你听的声音都是假声啊。 老忠的CNT1亦是有不少失真的,但作为单单元动圈,它又是独特的,不烧耳机,只想听歌的话,它还是挺适合的,好推,价格580元,除了外观显得太过低调,个人还真没啥吐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