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在体验麦克风的缘故,又或许是自己玩外设的原因,打开手机总有抖音啊直播类的新闻推送上来,这两天最牛的莫过于抖音海外大杀四方,FACEBOOK正在积极研发新品来应对抖音的发展。
这说明什么呢?
也许你会想这是抖音给咱中国争光了,而我想说的是现在的直播行业啊或者自媒体俨然已成为一门新兴的产业,所以和这个产业相关的周边市场也在蓬勃发展,比如麦克风。
像以前除了企事业单位,个人哪有买麦克风的习惯,现在不一样了,连家庭影院都不要了,一台电脑一台音响一款麦克风就可以唱K、直播互动,业余与专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
所以,哪怕你小学未毕业,有了电脑或者手机,你也可以做主播,或者录制音频节目做电台的专栏等等。只要有才华、能吸引人,你就会带来流量,身价自然就水涨船高了啊!
感谢互联网,感谢各位吃瓜群众,今天带大家看看这款来自M-AUDIO的专业电容麦克风。
一、开箱部分

长方形包装,盒子并不小,M-AUDIO个人是第一次了解,中文名为美奥多,百科资料显示88年就成立了,是电脑声卡、MIDI键盘等音频产品的厂商,产品大多是专业级的设备。

一千多的机器就是不一样,内衬也是很讲究;

全家福展示,说明书两份,配件除了一根USB数据线,还有一支架;

这款型号叫做Uber Mic,体型较大,支架是可以拆的,把玩了一下,很结实。话筒可以轻易的调整角度,用来适应人声的方向;


机身顶部展示:和大家常见的麦克风有些不同的是Uber Mic的滤网部分很多,除了顶部,整个话筒的三分之一也被滤网包裹,只是装饰么,当然不是。Uber Mic内置三个振膜舱,外圈的滤网可以有效帮助话筒进行全方位收音,这特性是千元以内的麦克风没法比的。

话筒正面中间有一块很小但能看的清的LCD屏,它显示耳机的音量和拾音模式,屏幕下方旋钮就是调节耳机音量旋钮的,阻尼感非常舒适;此按钮下方还有一个MUTE键,其实类似关闭麦克风功能的,比如直播时想停一下直接按下,显示灯进入闪烁状态,即开启了静音功能;

在正面靠近底部还有一个旋钮,直接看图案指示可能不好理解。其实这个是调节话筒直接监听(MIC标识)和电脑里声音(USB标识)的比例的。比如你想自己带上耳机用这个话筒练习唱歌,只需打开任意播放器软件播放歌曲,将这个旋钮旋转到中间位置。话筒会将电脑的声音与你的演唱混合到一起,从耳机放出去。这个功能在民用品牌的麦克风上很少见,属于专业而又实用的功能。

金属底座展示,分量感很足,话筒+支架重量达到1.8公斤,应该没有比这更稳重的麦克风了。

底座背面展示,竟然有一层防刮桌面的软垫!在平滑的桌面也不容易滑倒啊。

支架成U字形,两侧螺丝用来调松紧,也是全金属的,做工细致,阻尼感明显;

麦克风背面,没想到上面LOGO处是带背光灯的,除了好看,主要还是显示麦克风已正常连接工作;
下方两枚旋钮就是很多专业麦克风通用的,上方显示有4种拾音模式,下方则是增益调节,很多人还不懂增益调节是啥意思,说白了就是让买克风更灵敏,声音更大。4种拾音模式包括了8字,心形,全指向,立体声。不同的拾音模式可以应对不同场合环境来收音。查了下资料:
l 单人主播最适合使用心形指向;
l 两人对话节目用8字形;
l 小会议、小乐队用全指向;
l 立体声是给一组小合唱来用
用对了模式,就能得到更好音质,更低的环境噪音。这个也是只有专业话筒才有的高级功能。


麦克风底部展示,除了两个螺丝孔,还有一个3.5mm耳机孔和一个迷你USB插孔,使用时直接用USB线连接电脑即可,无需其他供电。其实不细看不一定发现中间还有一个带螺纹的凹槽。它的作用其实就是装下面这个支架轴,可以让UBER MIC出现在舞台支架上。把UBER MIC从桌面支架卸下,再将此支架轴接在底部即可用在各种立式或是悬臂支架上。
二、体验部分

UBERMIC第一大特点是插USB即可使用,无驱动,兼容PC和Mac,官方在Windows只列了WIN7,个人WIN10系统一样能用。
UBER MIC第二大特点是很稳,一共1.8公斤重,其中底座就有1公斤,不会让你在无意间碰撞麦克风就造成直播大尴尬。
第三大特点则是内置耳放,无需外接声卡,不仅省心,也省了桌面空间;

录音效果方面,UBER MIC内置A/D数模转换器,频响范围为30-2000Hz,可提供16比特解析度的数字音频,加上本身三振膜舱电容设计,本身就达到录音室级别。
在实际体验里,你根本不需要贴近它,就算是四五十公分的距离,很小声的说话也可以听的清清楚楚,换气啊鼻音啊以及吐字不清的破音它都能可以展现出来,最主要的的是操作简单,不用你去学音频后期软件,你要做的只是努力锻炼自己的发声。

个人没使用过监听麦克风,不敢说这已经堪称监听麦克风,但是在专业素质上它的确征服了我。心形指向、全指向、8字形指向以及立体声指向四种拾音都尝试了一下,效果区别还是很明显的,所以UBER MIC的使用场景是很丰富的,个人直播、录音或者舞台甚至会议都没问题。非要说欠缺的可能是娱乐性,没有变声等附加功能,要解决的话需要加载软件效果器。但其实,大部分带有内置效果的话筒都比较廉价,单比音质肯定都不如Uber话筒。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看你要的是好音质还是其他杂七杂八的小功能了。
另外,它支持连接iPhone和iPad使用。USB线加一条另购的苹果相机转换头就可以了,这也是一般连接苹果设备的通用做法。这样出门录音再也不用带着沉重的笔记本电脑了,拿着你的iPhone和Uber Mic就可以了。
实录测试:
为了表现的更直观,个人特意在距离麦克风30公分处进行录音,因为各位并不知道我的真实声音,所以用手机进行歌曲播放,同时进行了音频录制。有兴趣的可以直接用我的录音文件对比手机同一首歌曲播放,效果是非常惊喜的,清晰、自然,甚至感觉对原始声音进行了优化。再次强调此录音文件未做任何后期修饰处理,有视频为证。

三、整体总结部分
目前麦克风主要分为电容麦克风和动圈麦克风,虽各有优缺点,但电容麦克风一般都用于专业场景,它是不需要你贴着嘴唇的,这个在Uber Mic上已有展现。廉价电容麦克风常常因为灵敏度太高、底噪明显,但Uber Mic是底噪确是极低的。所以对于1359元的售价个人并不感到新奇,第一次用就被征服了。
外观高雅、操作简单、声音品质高是Uber Mic三大优点。不支持变声属于小缺憾,但用软件可以解决。至于您到底选什么话筒,这就看各位的需求和录音风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