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的品牌多如牛毛,其中知名的耳机依靠信仰往往就可以得到不少人的青睐,而如果是不知名的耳机,则往往只能用堆料或者声音说话,面对各种耳机,其实我个人就比较喜欢尝试一些小众品牌,因为在硬件和声音方面,它们更容易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 
今天我要给大家评测的就是一款这样的小众耳机,它来自于TO2 Audio,最近这个品牌一口气推出了才、TD30AT和TD40AT三款新品,其希望能在不同的价位段下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在三款耳机中,TD20AT定位入门,TD40AT定位旗舰,而我手上的这款则是定位中端的TD30AT耳机,通过该耳机的表现,应该能够感受到这家厂商的能力吧。 
TD30AT的配件还算比较丰富,除了耳机以外,还包括了收纳盒,三套不同颜色的硅胶套,清洁刷、微调棒,以及使用说明书等等。 
硅胶套方面一共分为了灰、蓝、透明三种配色,更换不同颜色的耳机套可以更加简单的带来风格上的变化,另外在每一种配色有包括了大中小三种尺寸,一共9对耳套基本能够满足使用吧。 
和主流的中高端耳机一样,TD30AT采用了插针换线设计,其中线材被单独的放置在收纳盒内。 
这种换线设计的好处,不仅仅在于线换了可以方便更换,更重要的是可以让用户通过更换不同的线材来实现更多的功能,比如搭配上蓝牙线材就可以直接作为蓝牙耳机使用,又或者搭配上带麦的线材可以实现语音通话功能等等。 
接口方面,采用的是0.78的双针插针,稳固性我感觉比卡扣式插针更好一些。 
当线材安装好了之后,其实还需要安装一对硅胶耳套才能使用,在耳机上并没有预先安装,另外,在没有安装硅胶套的时候其实我们更容易看清耳机上的小字,其除了印有TD30AT型号以外,还印有一段数字编码和左右耳的标示。 
我选了一对灰色的装上,看上去要相对低调一点。 
耳机方面,TD30AT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所以在耳机单元部分看不到多余的接头,另外在材质方面其采用的是光敏树脂材质,触感比较舒适,在腔体方面,其和大多数的公模定制耳机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在配色上,我手上的这款采用的是红色木纹装饰,看起来有一些复古的味道,除了该样式以外,TO2 Audio也提供了多种款式可以选择。 
正因为选用的是透明树脂作为外壳材质,所以透过外壳就能清晰的看到耳机的内部结构,而仅仅通过肉眼其实已经能够看出这是一款搭载了三动铁的耳机。 
树脂材质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轻,和传统金属耳机相比,我个人感觉TD30AT的耳机单元会更轻,与此同时,其采用45度斜角入耳式设计,再搭配耳挂式佩戴方式,让其在佩戴方面要比金属耳机更加舒适一些。 
继续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内部的不同动铁单元会通过不同的导管聚集到耳机导管上,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能够避免不同的动铁单元在腔体里发生干扰,也可以使得声音更加干净。 
关于这款耳机,其实还有一个比较大的亮点,那就是在如此小的耳机侧面位置设计有两组拨码开关,一般来说这种设计往往只有4,5千元以上的耳机才能拥有的功能,想不到TO2 Audio可以将其变得如此的平民化,另外拨码开关虽然设计得非常小,做工却很齐整,从这其实也能够看出TO2 Audio做工上的造诣。 
在操作方面,用户可以通过拨码开关的不同组合,调节出4种不同的声音风格,究其原理,个人猜测可能是通过不同的电阻电容来对声音的走向进行一些微调吧,这种设计不仅让可玩性变得更高,而且也可以让人们更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个声音。 
线材方面,TD30AT使用高纯度的耳机线编织而成,用了几天,这种耳机线在背包里基本没有出现过缠绕的情况,另外可能因为采用绕耳式的设计,听诊器效应也并不明显,所以线材可以给一个好评。 
下面就是这款TD30AT的详细参数,从参数就可以看出,这会是一款比较容易推的耳机。 - 降噪:26dB
- 输入灵敏度:110-113dB SPL/mW
- 频响范围:20Hz-20KHz
- 阻抗:12Ω(at 1KHZ)
- 驱动单元:3微型动铁单元
- 技术特点:3分频,2通道

所以我先用手机进行了直推测试,本来说先随便进行一下试听的,结果不知不觉就连续听了好几首歌,很抓耳很耐听以至于不想停下,如果不是亲耳听到,我都很难相信原来手机也能推出不错的声音,而且我还想说的是,虽然这是一款三单元动铁耳机,但是我依然听到了一些动圈才有的低频效果,弹性很好,同时量感也很足,整体的声音也较为宽松,听起来和想象中的三动铁声音好像并不一样,可以说是超出预期的。当然,我自己也知道,用普通的手机去试听一款一千多的耳机,好像并不太合适。 
所以接着更换了播放器,继续试听之后发现,声音的解析力变得更高,整体的声音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尝试了平时喜欢的《光年之外》,《童话镇》,《追光者》等歌,在中高频方面,高音的延展性变得更好,音色清亮,“铁”味变得更加明显,另外其声场足够开阔,我还尝试听了一些大编制的歌曲好像依然不错,对于一款三单元动铁耳机来说,这些应该就是其基本的素质。接着,我继续又尝试了一些偏低频的歌曲,如《阿姐鼓》,《安河桥》,《还我蔚蓝》之类,而我又再次听到了类似动圈版扎实饱满的低频,在每一个鼓点上,你都能感受到足够多的量感和不俗的弹性。后来又连着听了几首许巍的歌,越听越有故事感,让我觉得有一些久违的感觉。 
继续试听,薛之谦的《暧昧》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首歌,当音乐响起之后,就能够感受到较大的声场,且低频的量感较多,人声也比较贴耳,我感觉三频都较为均衡,并且是有层次感的。听邓紫棋的《光年之外》,这首歌能够很好的感受到邓紫棋那种空灵的声音,并且能够感受到很强的张力,而高频的解析力和动态的把控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听女声真的挺毒的。最后又继续尝试了陈奕迅偏人声的几首歌,厚实人声听起来依然抓耳,不知不觉听到了深夜才发现,TD30AT是一款支持拥有四种调音的耳机,而以上的所有听感基本都来自于默认的标准声音。 
通过侧面的两组拨码开关,其实可以实现标准,均衡,人声,低频四种不同的声音风格,我然后连续的更换风格进行试听,个人感觉,每一种风格下基本都保持了较高的声音素质,在保证了声音素质的前提下,其对声音进行了一些细微的调整,而四种不同的声音风格之间,我个人觉得标准和均衡都是属于比较耐听的风格,人声模式下,听人声会更加透亮靠耳,另外因为我个人并不是喜欢听动次打次那种歌曲的人,所以对于低频风格并是太喜欢,低频模式可能更适合那些喜欢听重低音歌曲的人吧。不管怎么说,相比那些通过更换耳机滤网或者是更换耳塞套来改变风格的耳机相比,我认为TD30AT很明显会更加高级一些。 
写在最后: 这段时间,TD30AT已经成为了我出街的主力耳机,我喜欢它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的外观,也不是因为它可以设置四种声音风格,我真正喜欢的其实只是它本身的声音素质,其作为一款三单元动铁耳机,使用普通的播放器就已经足够推出不错的声音,并且还能够做到高中低三频均衡,这本身就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不管是听流行,还是民谣,甚至是一些中小编制的歌曲,其都能够拥有扎实稳定的表现,特别是当我对比了我手上的其他同价位耳机之后,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TD30AT。当然,按照惯例聊聊这款耳机的缺点的话,我个人认为拨码开关还是太小了,在操作的过程中我总会担心我的拨动会不会力量过大,如果是经常拨动的话,不知道其寿命如何,你们觉得呢?好了,今天关于TD30AT的评测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