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EDC这个概念之前,是在玩户外、战术装备的时候。看到一些小伙伴们摆出不同品类而又各具特点的装备时受到了触动。所以依葫芦画瓢,就开始玩手电、玩刀、玩战术笔....并也摆出相似的模样。然后也不时的带在身上以应对想象中的“意外场景”。所以那时的套路基本也是如下这样的。 
后来,回头发现自己并不会有什么时常需要应对的“意外场景”,加之这样的玩法不和谐、太惹眼。与从小老师教我们的“温良”之类的传统气质特点不符。(其实这样的玩法也就是要突破这传统的特质,以作标新立异的表达。)那选择还玩EDC的话,我试着想带一些实用和谐的,带有国风传统风格的话就更会喜欢很多。所以,我的EDC在开始慢慢的变化。一段时间之前的时候,看到一些玩家开始把玩扇子,传统的扇子如竹扇难打理不好保养,所以自己的心力应该是顾不过来的。之后钛扇出现,当时也有几个牌子,不过开合扇的手感等问题让自己也没太引起注意。觉得钛扇和自己之间好似就要这样去了的时候,发现近期多个EDC装备的群里对于钛扇又开始聊的多了起来。细看发现这些太扇也都是FEGVE出品的。鉴于自己对FEGVE其他装备的好感,也鉴于对FEGVE老吴那种死磕技术的匠人精神的了解,想想也就入手FEGVE钛扇试试。 
收到钛扇的时候,也想起了孩童时期沉迷的楚留香之类的武侠。是的,那时是我对郑少秋以及他的扇子均有极大的兴趣。也试想自己以扇为器行走江湖。用扇子化险为夷,很帅气也很儒雅、文明。远不是那些持利器的草莽所能匹即。想到这里,现在的我若以钛扇为EDC好像也呼应了自己关于儿时的一些回忆,也算是美好的事情。当然,玩太扇也够big,哈哈。 
在这样的思路里,发现钛扇确实是我所好,于是一口气入手了三把。品牌自然不用问,那就是FEGVE,三把则是其不同的几个版本。我就把他们叫做一二三代吧。也顺带看看这几个不同版本的不同之处。 
包装几乎无异。只是在选择钛扇的尺寸规格上因为大小的不同而有变化。 
拿将出来,依次摆放,一代、二代以及三代。初看之外外形差异不大。初感的所谓差异无非就是大小的不同。当然光照下有着金属应有的光泽。这光泽也可以说是种气质的体现吧。 
他们的不同需要细看: 可以看到最左侧的一代钛扇销钉与扇子同色,也是钛合金的材质,销钉中央齿状模样是扳手旋拧的齿牙。而最中央黑色模样其实这是管状销钉的结构。就外形来看,销钉部分稍显简约、 中央是二代钛扇的销钉与一代不同,首先这不再是空心的结构了。且中央钛合金镜面处理并镶了铜材,视觉上更有点缀的美感。 最右侧的三代钛扇此位置结构与二代相同。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他们均可以挂扇坠,或者叫流苏。一代穿过开心管,二代三代则是穿过筒质中央的抛光钛合金销钉有侧开口的位置。 
从上端往下看效果或许更为直接。这时候也可以看到扇头部分是圆润的倒角过度的。触感细腻。钛合金扇子在对比传统竹木、牙角的材质上具有易于打理的特点,不会腐化、霉变,不怕阳光照射开裂。所以,一件雕琢精细的钛扇是值得长时间收藏把玩,也经得起长时间的收藏把玩。 
平放可以看到外手柄为了提高两端口收紧的效果,采用了线切割加工折线的工艺。线条加工的流畅细腻。推测中走丝甚至是慢走丝。换言之为了细节效果的提升。品牌方是下了很大的制作成本的。 
三代的不同稍后来展示。现对比看一代和二代的其他细节。依然左边是一代右边是二代。 
从上下两图可以看到左侧的一代扇身(扇骨)相对挺直,而右侧的二代在端部的位置可以看到明显的弧度。而这样的弧度带来的手感已与收藏级的竹扇相似。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更为轻量化的效果。那么出门携带就更为轻松,开合手感也就更为自然。 
从头部来看一代因为直身的设计,头部闭合略松。二代就更为紧致。那么收扇(合扇)后二代就相对轻且小,握持也就轻松那么一些。 
三代单独展示一下,在我看来三代是二代的高端版本。整体结构相同,在外端做了浮雕处理,并定制镶嵌了金、银、铜等材质。图纹方面也可以选择。可以看到我这浮雕镶嵌是竹纹。该系列梅兰竹菊以及其他传统风格的内容皆有,只是工艺复杂、价格高高的,品牌也就从不大批制作。也是这原因,作为收藏的话,带有特色浮雕镶纹的三代可以说都是独特的存在,那收藏的意义也就更有价值。 
接下来打开扇面。一代、二代为白色扇面。三代为黑色。扇面为苏工超薄皮质,耐用且易于书写。FEGVE在扇面的粘合上采用了苏工传统工艺糊制,即用的是牛骨胶黏合。不过这里说明下FEGVE原意做的钛扇是为了迎合那部分玩过竹扇之类的传统扇子的小众玩家所设计。所以原工艺借鉴了很多传统的工艺方式。在这时候就出现了FEGVE没曾想到的一个问题,因为钛扇火了,想我没之前没玩过其他扇子这种因为好奇,或者说因为情怀(楚留香),也有因为什么什么的原因就开始玩太扇了。我们就觉得一些传统的工艺,就说这个牛骨胶黏合是有气味的。不好闻!.....好吧,因为这种反馈多了FEGVE好像在后续要推出一些现代工业胶水粘合的无臭扇面,价格好像还低一些.......说到这里,我也懵了,对于玩家,没有异味,价格低了是不是更好了呢。 
扇小骨在加工上获得了厚薄均匀,角度一致的效果。非常轻薄。同时因为钛合金的缘故,在这么薄的状态下可以具有耐折弯的韧性。 
小扇骨在石洗之后表面即好看又耐磨。 
说老吴有匠人的精神在很多细节可以体现。如扇柄内的篆刻的字体。很有古风特色。又把扇子的品牌、尺寸规格信息在这里标明。 
三把再次一起展示。可以看到底部的三代扇柄是有彩色纹理的。这在本有浮雕镶嵌的基础上就更为多彩。而这可能是在折线加工的时候,特意调整了慢走丝的电流参数,以至于不同的电流、火花(温度)将钛合金烤至不同的色彩。而这过程就很麻烦,电流控制的不好可能带来扇柄折线的异常,不小心可能会废掉一些。那我拿着这三把扇子的背后可能在加工中废了不少......好吧,材质、工艺的追求比如带来了价格的差异。还好据说后续FEGVE也可能出一些入门级或青春版的。 
再细看看三代的细节,精致的销钉,精致的浮雕。精致出彩的色彩纹理.... 
在握持出门的时候,毫不客气的说,这扇子是我这村最出彩、最雅致的折扇。 
三代扇子在开合上也均有即轻松、流畅的手感,这感觉已经与传统竹扇没有什么差别。其实钛扇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以手感就可辨识。之前有的现在已经消失的钛扇品牌也或多或少是因为手感的原因而没有被大家所接受。从这方面来讲FEGVE在它的钛扇上是有技术沉淀且又要领风骚了。 
另外一代和二代合扇后的手感也是很不错的,钛合金在石洗后触感细腻。而所有边角倒圆角有带来温润之感。 
细节介绍了不少,有小伙伴可能会问,钛扇若真应急在防卫中具有强度吗。楚留香那样可做兵器扇子真有吗。所以,这里分享一个小伙伴的小视频。最开始人站钛扇上,之后做瓷砖、瓶子的击打。效果则是体现出钛扇的稳定。 所以真要有特殊场景,自己有会那么几下子,再有FEGVE钛合金折扇在手,或许能有香帅的表现。好吧,我的EDC,我的三把钛合金扇,我在把玩的时候还嫌不够呢。价格嘛,好货不便宜。莫得办法啦。值,就入手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