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RAID 5(奇偶校验带状划分)?
RAID 5 阵列包含三个或更多硬盘,其中数据被分成多个称为条带的可管理块。奇偶校验是一种数学方法,用于重新创建从单个硬盘丢失的数据,从而提升容错能力。数据和奇偶校验在阵列中的所有硬盘之间进行带状划分。奇偶校验循环进行带状划分,以减少奇偶计算有关的瓶颈。
RAID 5 阵列的容量等于最小驱动器容量与阵列中驱动器数减一的乘积。只有相当于一个硬盘的容量用于储存奇偶校验信息,可以在 RAID 1 中减少的容量不到 50% 时自动恢复。例如,RAID 5 中三个 400 GB 的硬盘在操作系统中显示为一个 800 GB 的硬盘。
RAID 5 的主要优点包括容量和数据保护。因为奇偶校验用于保护数据,所以硬盘总容量中最多只有 75% 可用。另外,任何一个硬盘都可以发生故障,但用新硬盘更换故障硬盘后,便可以恢复数据。但是,在重新建立卷时,计算丢失数据的额外工作将会降低 RAID 5 卷的写性能。
RAID 5 阵列的读性能优于单个驱动器,因为数据可同时从多个磁盘读取。由于奇偶校验必须经过计算并写入到所有磁盘,因此磁盘写入操作不会体现出该优势。
为加强 RAID 5 的写入功能,英特尔® 矩阵存储管理器软件实施了 RAID 5 卷回写缓存和聚结器。
卷回写缓存可以缓冲写操作,从而改进接合情况。默认情况下,缓存被禁用,但用户可以通过英特尔® 矩阵存储控制台启用。如果启用了缓存,建议使用不间断电源 (UPS)。
集结器可让写请求并入更大的请求当中,以减少进行寄偶校验计算时每次写 I/O 的次数。默认情况下,集结器启用,用户不能禁用它。
上面是从英特尔网站复制来的一点东东。
组RAID就是搞硬盘阵列。阵列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