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随心所欲,自由存储,奥睿科WS200RC3 蜂巢系列双盘位硬盘...

[复制链接]

9

主题

10

帖子

12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4
发表于 2018-3-8 13:54:57
本帖最后由 风和苑 于 2018-3-9 08:25 编辑

前言
大家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例如想把没做完的工作拿回家做,却发现U盘不够大,装不下那成百上千张图片;或者是想和朋友分享某个4K电影,却发现移动硬盘的复制速度太慢,等了好久也没有复制完成;再或者旧电脑已经淘汰,但是电脑里的硬盘没舍得扔,毕竟装载了很多回忆,却发现自己不知道如何将硬盘装到新电脑上,只能花钱请人来装。


以上都是笔者亲身经历过的。


虽然现在笔者已经学会装硬盘了,但是由于工作需要,转存大文件的需求还是时有发生的。过去只能拿着64GB的U盘从大量的文件中挑选出重要的几个带回家,费时费力,也经常出错,有时还会计划赶不上变化,又不得不多次往返于公司与家庭之间,很是焦头烂额。笔者也想过,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就在这时笔者看到热点科技提供的奥睿科硬盘柜的试用机会,真是久旱逢甘雨般的大喜,要知道,之前困扰笔者的那些问题在一个优秀的硬盘柜面前都可以迎刃而解。在此我也十分感谢热点科技和奥睿科官方,给我这次奥睿科硬盘柜的试用机会。


硬盘柜这个东西我想大家应该不会陌生,顾名思义,装硬盘的柜子,不过当然不仅仅是收纳作用那么简单,它可以对硬盘进行读写操作。相比于市面上常见的移动硬盘,它通常有更多的硬盘位,能够按需更换硬盘以提供更多的存储空间,也可以组成RAID来提高硬盘读写速度和数据的安全性。在信息化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它的作用愈发地凸显出来,尤其对于笔者这样资料又多又重要的企业人员来说,其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再说下奥睿科(ORICO)这个品牌,经常买手机和电脑外置配件的人肯定听说过,它给笔者的印象是“小而精”,专攻数据存储和传输领域的产品,旗下常见的产品是手机数据线、硬盘盒、USB分线器、扩展坞、插排、充电宝一类的“小”东西,虽然不怎么起眼,但是产品品质十分优秀,做工优良,耐用性很好。那么本篇评测的主角,奥睿科WS200RC3 蜂巢系列双盘位硬盘柜(以下简称奥睿科蜂巢硬盘柜)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目录:
一,开箱,外观鉴赏
二,拆解
三,上机、兼容性测试
四,性能测试
    4.1硬盘性能损失测试
    4.2文件复制速度对比
    4.3 实际使用体验
    4.4 RAID体验
        4.4.1 RAID0模式
        4.4.2 RAID1模式
        4.4.3 SPAN模式
    4.4压榨极限传输速度
五,隔音性能测试
六,温度测试
七,功耗测试
八,总结
本文一共7000余字,图片70余张,完整阅读预计需要15分钟。


一,开箱,外观鉴赏
按照惯例先看看包装,包装风格十分简洁,前后两面图案完全相同,中间一个硬盘柜图样表现出本体的外貌,各种标识罗列周围。



左上角有一个大大的奥睿科英文LOGO,下面小字表明了这是为3.5寸硬盘设计的2盘位硬盘柜,2盘位对普通用户来说不多不少,太多了既不利于便携也会浪费预算。



左下角的四个图标,标出了硬盘柜最大的四个卖点,从左到右分别是UASP协议、TYPE-C接口、10Gbps最大传输速度和RAID功能。UASP协议是现在很多高端一点的移动存储设备都会支持的传输协议,能使硬盘的读写性能有一定提升;TYPE-C相比普通的TYPE-A接口,既小巧,而且不分正反,怎么插都可以,十分方便;至于10Gbps传输速度和RAID功能在后面我们会一一测试,我们拭目以待。



型号LOGO特写,奥睿科喜欢以EASY作为口号,什么EASY YOU PC,MAKE IT EASY等等,这里是EASY YOUR LIFE,听起来是很让人期待,对笔者这种刚需群体来说可能真的能使生活更轻松。



侧面标签特写,值得注意的是硬盘柜所支持的系统,有Windows、Mac和Linux,可以说电脑的支持基本没有问题,但是要注意不支持手机、路由器等Android或iOS设备,有些遗憾。



配件一览,包括说明书、电源适配器、硬盘螺丝、螺丝刀,以及最惹眼的两条数据线,一条是双TYPE-C公头线,另一条是TYPE-C和TYPE-A公头线,看来奥睿科还是考虑到了现在很多设备还没有TYPE-C接口,特意准备了一条普通的USB TYPE-A线,理论上两条线的传输速度应该相同。



硬盘柜本体和包装一样,风格简洁大方,整体造型四四方方,银白色铝合金材质十分厚实,侧面除一个LOGO外别无它物,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在任何场所拿出来使用都不会显得突兀;和包装一样,本体的两侧面的图案也是完全相同。



硬盘柜摸上去十分光滑,质感细腻,且所有棱角均为圆弧或倒角工艺,也没有一个毛刺,笔者仔仔细细摸了又摸也没有一处割手的地方,硬盘柜的做工十分过关。



LOGO特写一张,下面的LEADING TECHNOLOGY字样看出奥睿科对自己很有信心嘛。



底面的橡胶垫脚特写,一共四个垫脚,可以起到防滑和减震的作用,毕竟机械硬盘是很怕震动的设备。



后面板的散热孔特写,虽然硬盘柜的命名为蜂巢系列,但其实这散热孔并不像蜂巢嘛,密密麻麻的小圆孔排列整齐,可以帮助硬盘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尽快排出。



前面板有着同样的散热孔,还有开关、RAID控制开关、数据线接口、电源接口等,依然没有什么装饰。



RAID开关特写,旁边还附有RAID操作说明,可以看到硬盘柜一共有四种模式,想开启哪种模式就把开关拨到相应的位置,看起来组建RAID十分简单嘛,具体效果如何待会测试。



硬盘柜上的螺丝并不是常见的一字或十字型,而是这种比较特殊的六芒星形状,通常的螺丝刀还无法在上面使用,这个形状的螺丝耐用性更强,对于可能频繁更换硬盘的硬盘柜来说更加可靠。



硬盘柜标配的螺丝刀也是对应的六芒星形状,包括固定硬盘的螺丝在内,这个硬盘柜的所有螺丝全部是这个形状,所以这个螺丝刀大家要注意保管,丢了的话还要专门去买这种螺丝刀。



前面说过,两条数据线接口形状不同,可以根据连接的设备选用,TYPE-C由于空间占用小以及正反可插的特性,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流。



电源适配器参数特写,输出为12V 4A,最大输出功率为48W,不过硬盘柜肯定用不了这么大的功率,适配器的余量十分充足。



这里笔者测量了一下硬盘柜的尺寸和重量,其实223x70x135mm的体积算不上十分便携,但是考虑到硬盘柜的设计对象是3.5英寸的机械硬盘,而且是双盘位,这个尺寸是合理的,没有空间浪费;重量方面,在实际使用中重量会随着使用的硬盘变化而变化,硬盘柜自身的1200g比较适中,在用料和便携之间算是不错的平衡,可以接受。



二,拆解
在上机之前我们必须把硬盘柜的后面板拆开才能放入硬盘,顺便看一下内部做工吧。



螺丝很容易拧下,首先看到的是硬盘托架,托架是通过导向槽固定在内部的,导向槽与硬盘架贴合的十分紧密,托架不会有丝毫的晃动,这对硬盘的保护很有必要,而且虽然贴合紧密但是托架的运动十分平滑,抽出还是放入都毫不费力,没有过硬的做工是绝对做不到这点的。



硬盘托架是树脂材质的,和硬盘柜的外壳一样没有割手的棱角,做工过关。



仔细观察会发现托架这里贴有一条透明的塑料管,其实这是导光条,可以将指示灯传导至后面板,方便观察硬盘的工作状态。



向硬盘柜里看去可以看到蓝色的PCB以及两组供电和数据一体的SATA接口。



反正都拆了笔者就拆得更彻底一点吧,卸下前面板,这下接口和PCB看得更清楚了。PCB表面光滑,焊点整齐,没有虚焊,做工仍然没有问题。



主板另一面,笔者其实挺意外的,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硬盘柜的主板上也有这么多芯片,奥睿科在用料上似乎很大方的样子,排列地井井有条。



这里高耸着一个线圈和4个固态电容,固态电容相比普通的电解电容更加耐用,奥睿科没有在看不见的地方缩料。



靠近接口的PCB版背面也有4颗固态电容,就像士兵在守卫什么似的。



找了好多角度才拍到这张主控芯片,可以看到这个主控来自祥硕,具体型号为ASM1352R,这个主控可以将USB3.1转化为两个SATA接口,并且支持RAID,是高端硬盘柜常见的主控芯片,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祥硕官网查一下具体的参数。



硬盘柜内侧面特写,仍然是光滑无棱角,做工没得说。



这里笔者量了一下硬盘柜柜体的厚度,图里能看到,后面板的厚度为1.5mm。



而柜体本体的厚度居然达到了3.1mm,真的是用料十足啊。



将硬盘装入托架的样子,每个托架都有4颗螺丝用来固定硬盘,



三,上机、兼容性测试
好了废话不多说了,硬盘柜最重要的还是其性能如何,我们赶紧上机看看吧。
那么问题来了……选谁呢?

为什么突然有一种皇上翻牌子的感觉。

首先介绍一下此次评测的群众演员吧:
CPU:Intel i5-6600
主板:华硕B150 PRO GAMING/AURA
内存:英睿达铂胜DDR4 8G 2400
系统硬盘:intel 600P 256G
系统:win10 专业版64位 16299,安装有intel RST驱动
恰好笔者的主板带有USB3.1,支持10Gbps速度的传输,可以发挥硬盘柜的全部性能。



既有TYPE-A也有TYPE-C,那咱们就体验一下传说中的TYPE-C吧,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插反啦~~~



笔者随意挑选了几块硬盘,看看硬盘柜能否准确将其识别,测试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从日立160G的古董级硬盘,到最新的HGST 10TB氦气硬盘,从2.5英寸的笔记本硬盘到性能强劲的固态硬盘,只要是SATA接口的,奥睿科蜂巢硬盘柜来者不拒,都可以很好的识别,硬盘柜宣称的最大支持10TB单盘并不是虚张声势,唯一的问题是2.5英寸硬盘装进去无法固定,需要支架。


四,性能测试
4.1 硬盘性能损失测试
这里笔者会测试一下机械硬盘在放入硬盘柜后,性能是否会有损失,硬盘柜是否可能成为数据传输的瓶颈。至于硬盘的选择嘛,就用笔者手头最高端,性能最好的HGST 10TB NAS氦气机械硬盘吧,看看硬盘柜是否会降低它的性能。



下面的图左面是硬盘直连电脑的跑分,右边是使用ORICO蜂巢硬盘柜的跑分。

可以看出,除了CrystalDiskMark的连续写入有所降低外,其它软件跑分都几乎没有下降,在AS SSD测试中甚至反超,但是CrystalDiskMark的测试结果究竟是因为软件错误还是写入性能确实降低了,笔者继续测试大文件盘间复制的性能。


4.2复制文件速度对比
这里笔者使用的是46.6G的游戏压缩包,给硬盘柜选择的搭档是intel 600P 256G,相对机械硬盘来说它的读写性能是不会成为瓶颈的。(提醒大家不要看曲线的位置,要看数字哦)

很明显可以看出,硬盘柜并没有使HGST 10TB的读写性能降低很多,只有在同盘复制时性能损失较大。
可以说,使用硬盘柜确实会使硬盘的性能有所损失,但也仅仅在同盘复制时有所体现,其它操作几乎没有任何损失,奥睿科蜂巢硬盘柜的性能十分过关。


4.3 实际使用体验
在日常使用中,我们也可能会在硬盘柜中存入一些程序、图片或视频什么的,直接从硬盘柜中打开,笔者在机械硬盘中存入一个游戏和几部4K电影,尝试模拟实际使用场景看看硬盘柜会有怎样的表现吧,选用的硬盘不变,依然是HGST 10TB。
笔者从硬盘柜直接运行大名鼎鼎的网游《魔兽世界》,测试各场景读条时间,看看体验如何。


第一次进入游戏时估计要读取大量的模型和插件文件,所以需要的时间会长一些。不过相比硬盘直连电脑,读条时间并没有很大的变化,而且在之后的游戏中,笔者也没有感觉到卡顿等现象,游戏非常流畅,体验没有任何问题。

接下来试试播放4K电影,笔者记录了4K几部电影的响应时间。

4K电影响应时间的不同基本就是误差了,在电影播放中,笔者试着拉动进度条,每次都会有1至3秒的卡顿,体验上可以接受。



4.4RAID体验
RAID是高端硬盘柜才会搭载的功能,通过RAID阵列可以大幅提高硬盘的读写性能或者数据的安全性,不同的raid阵列需要的硬盘数量也不同,而双盘位的硬盘柜只能提供RAID0和RAID1两种阵列,但奥睿科还同时提供了一个叫做SPAN的模式,再加上通常模式,4个模式通过两个小开关的不同组合来切换,非常方便。



由于RAID需要使用同规格的两块硬盘,笔者使用手头现有的两块希捷500G来进行测试,虽然两块硬盘较老,性能较弱,但是组成RAID后会有怎样的变化,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4.4.1 RAID0模式
关于RAID网上有很多的科普,RAID0简单来说就是将原本连续的数据分散写入到两块硬盘中,使硬盘并行工作,理论上连续读写性能相比单块硬盘会成倍地增长,同时容量等于两块硬盘的总和;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旦其中的一块硬盘损坏数据就会丢失,数据安全性较弱。
下面笔者就用两块希捷500G组成RAID0



笔者分别测试两块硬盘的性能以及组成RAID0后的性能变化,结果如下:


由之前的测试可知,CrystalDiskMark这个软件似乎对奥睿科蜂巢硬盘柜不太友好,测出来的写入成绩经常不准确,所以下面开始笔者会在所有使用硬盘柜进行跑分后再进行盘间拷贝,相当于连续写入测试,请大家结合起来看。

结合以上测试,很容易就能看出RAID0模式下的硬盘读写速度恰好是单盘的两倍,大大提升了读写效率,对于对读写性能要求较高的用户十分实用,而且假如使用多盘位的版本,还能进一步提升性能。


4.4.2 RAID1模式
RAID0可以说是牺牲数据的安全性换来了性能的大幅提升,而RAID1刚好相反。它会将两块硬盘中的一块作为备份盘,始终复制主盘的数据,这样一来性能虽然有所降低但是数据安全大幅提高,很适合持有重要资料的企业人员使用。
硬盘不变,还是那两块希捷500G。

性能方面,RAID1理论上会有性能下降,具体见下图:


从固态到机械硬盘的大文件拷贝来看,RAID1下的写入有明显的降低,下降幅度达到50%,之后笔者将两块硬盘分别单独抽出,模拟硬盘故障的状况,看看文件是否会丢失,结果如下:


无论抽掉哪块硬盘,游戏压缩包都稳稳地躺在另一块硬盘中,这样再也不用担心由于硬盘坏掉而丢失重要的资料啦,坏掉的硬盘还会用红灯闪烁进行提示,以便我们及时发现故障并更换硬盘。


4.4.3SPAN模式
这个模式并不是RAID,它会将两块硬盘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模拟硬盘,可以任意分区。相比RAID0,它允许两块硬盘有不同的容量,性能基本等于单盘性能。对于需要单个分区大于单个硬盘容量、甚至单个文件大于硬盘容量的用户比较有用。





4.5压榨极限传输速度
大家还记得之前开箱时,我们看到包装上的10Gbps字样吗?那确实是这款硬盘柜的极限传输速度,但是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就是说只有在RAID0模式下才能达到极限的10Gbps传输速度,其它模式下都只有5Gbps,呃,有种失望的感觉……


算了,这里笔者就分别测试非RAID0和RAID0模式下的极限速度吧,看看究竟能达到多少。
首先有请这次评测的特邀嘉宾。

通常来说,想用机械硬盘压榨5Gbps的传输速度是不现实的,毕竟机械硬盘的读写速度最大只有250MB/s左右,相当于2Gbps,所以虽然硬盘柜是为3.5寸机械硬盘而设计,但笔者还是请来了4块固态硬盘,相信在它们的帮助下,硬盘柜的性能可以得到完全释放。


4块固态硬盘当中,英睿达BX300 120G和Intel 600P 256G装在电脑中,闪迪加强版240G和建兴睿速T9 128G则装在硬盘柜中,我们首先看一下分别复制文件时的最大速度。

单独复制中,两者的速度都达到了400MB/s以上,感觉都没有发挥硬盘柜的极限速度,于是笔者试着同时进行以上两个复制,看看吧。

同时进行时,两项进程的速度都被限制到了270MB/s,显然,已经达到了硬盘柜的处理极限或者传输极限,总之,我们可以粗略得出,在非RAID0模式下,奥睿科蜂巢硬盘柜的极限读写速度为540MB/s左右,离官方宣传的5Gbps(相当于625MB/s)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不过就算极限速度是540MB/s,日常使用中能用到这个速度的次数有多少呢?就目前的机械硬盘性能而言,这个极限传输速度还有很大的余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硬盘柜不会成为性能的瓶颈,若是觉得读写速度较慢,应当优先考虑的是更换里面的硬盘。


再来试试RAID0模式的速度,下面有请第二组特邀嘉宾。

这是两块英睿达BX300 120G,使用固态硬盘组成RAID0,会有怎样的强劲表现呢?
组成RAID0后,intel 600P的写入性能就有点不够看了,无法和硬盘柜打对手戏了,所以这里的测试以跑分软件为主。



这次又轮到读取速度有问题了…….测试多次依然如此


结合来看,笔者觉得这次的性能压榨失败了,无论哪个软件的测试结果都离10Gbps(相当于1280MB/s)的极限速度相去甚远,离上面测试的其它模式下极限的540MB/s的两倍也差了一些,这应该还是受限于固态硬盘自身的性能,可以说,即使固态硬盘RAID0都压榨不出极限速度的话,那么它的极限真的很高,大家放心使用吧,这个速度很多年内不会淘汰的。


五,隔音性能测试
我们都知道,机械硬盘在工作中由于寻道和碟片转动,会产生一定的噪音,那么奥睿科蜂巢硬盘柜能阻隔多少这种噪音呢?这里笔者使用分贝仪,分别测量HGST 10TB硬盘裸露以及放在硬盘柜里的噪音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如下:

嗯……毕竟前后面板都有那么多的散热孔,而且也没有什么隔音设计,所以对声音的阻隔效果没有那么明显也是情理之中了,如果大家对噪音比较敏感,建议使用声音较小的机械硬盘。


六,温度测试
在电脑的运行过程中,温度是绝对不容忽视的要素,温度过高不仅会使配件出现不稳定,而且可能损坏配件,降低寿命,所以笔者对硬盘柜的工作温度也进行了测量,看看硬盘柜能否及时将硬盘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
测量时室温为25.1度。



测量时,笔者让硬盘柜在RAID0模式下连续读写约20分钟,先看看软件给出的硬盘温度。



然后笔者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了硬盘柜的表面温度,结果如下:

由于硬盘柜本身的材质铝合金是热的良导体,所以表面温度如此一致也没什么奇怪的,硬盘柜的柜体就可以充当一个巨大的散热片,柜体内部是不会积存热量的,再加上前后面板的散热孔辅助,散热看来是无需要担心的了,30出头一点的温度对电脑配件来说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拿在手里也没什么热感,散热能力十分到位。


七,功耗测试
有没有人将硬盘柜作为某一台电脑的常年外置存储来使用呢?如果使用时间很长,功耗也可能产生一笔开支,所以笔者本着能测则测的原则测试一下硬盘柜的能耗情况。
功耗的测量也是一波三折,笔者选用的硬盘依然是HGST 10TB,首先测量一下硬盘自身的功耗情况,笔者将硬盘直连电脑,测量供电线的电压电流:

由此计算得出,HGST 10TB硬盘自身的功耗为:
待机时12.05*0.32+4.95*0.15=4.5985(瓦)
满载时12.05*0.36+4.95*0.4=6.318(瓦)


而后笔者将同一块硬盘装入硬盘柜,在待机和读写中测量硬盘柜的整体功耗,为了测量USB接口的供电电流,笔者还剥开了一条USB数据线。

之后笔者使用功耗仪测量外接供电的功率,以及万用表测量USB接口的供电电压电流。

……
……
……
我的数据线啊!!

原来硬盘柜的全部功耗都由插座提供,USB只管传输数据……白白损失了一条数据线……
那么计算出硬盘柜自身的功耗就十分容易了:
待机时:5.9-4.6=1.3(瓦)
满载时:8.2-6.3=1.9(瓦)
功耗低至1到2瓦,笔者评测过的最省电的设备,没有之一。


八,总结
总的来说,奥睿科WS200RC3 蜂巢系列双盘位硬盘柜的各方面表现不错,符合笔者期待。
1,用料到位、做工精良、品质上乘;
2,外观简洁大方,百搭造型,任何场合都可以拿出来使用;
3,TYPE-C接口,逼格与性能兼具,而且也可以连接普通USB TYPE-A接口,适用广泛;
4,性能强劲,不会对硬盘造成过多性能损失,基本能发挥出硬盘的全部能力,无论复制文件还是从硬盘中直接运行游戏或观看电影都没有问题;
5,支持RAID阵列,RAID0的性能和RAID1的安全任君选择,组建RAID方便快捷,新手也能玩得转;
6,通常5Gbps、RAID0下10Gbps的最大传输速度十分给力,在当下的机械硬盘甚至SATA固态硬盘的性能面前,硬盘柜都不会成为数据吞吐速度的瓶颈。
7,散热以及功耗表现不错。


如果要说改进建议,我觉得可以在硬盘托架上打上对应2.5寸硬盘的螺丝孔,只需4个小孔就能让硬盘柜支持2.5寸硬盘,让用户有更多的选择,何乐而不为呢。另外标配的螺丝刀可以考虑加上磁吸,对于这种小号螺丝,螺丝刀有没有磁吸完全是两种使用体验。


以上就是本篇评测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阅读。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