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摒弃光污染的中端配置,记武汉复工后的一次突发装机

[复制链接]

150

主题

154

帖子

8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9
发表于 2020-5-16 12:08:49
前言
坐标武汉,城市暂停了三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直到6号高三的学生才开始返校,而中小学生们依然只能继续在家上网课,何时开学依旧遥遥无期。本来这些硬件有些是我给自己慢慢攒的,然后楼上关系很好的一个邻居因为复工需要带走家里的笔记本,这样女儿在家上不了网课了,就让我先装一台主机起来给他救急。也没什么高要求,原话是这样说的:“你那里有什么就先用什么装,务必要快,最好明天就能给我,再就是不要你那些花里胡哨的灯。”(这是对RGB设备有多大的怨念啊?不过想想给娃上网课,过于花哨会影响注意力也就释然了。)



不要花里胡哨的RGB灯效也简单,弄全套无光硬件,再配上一台静音机箱就好了。所以这次装机的目标就是组一台中端性能的主机,这样上网课肯定是不成问题的,偶尔玩一下热门的或者怀旧游戏,用个三五年应该是完全没问题。
装机作业中



主板我在华硕 TUF B450M-Pro GAMING 和微星 B450M MORTAR MAX 之间犹豫了很久,还有朋友建议我选技嘉新小雕可以玩神光同步,问过不少人,也查看了很多对比的技术贴和视频,最终还是选择了微星迫击炮MAX。


对于PCI设备少,也没有玩双显卡计划的用户来说,MATX主板的性价比更高。据市场调查得出的结论,微星迫击炮主板差不多占领了同级别B450M主板市场的一半份额,这也是我从华硕转投微星怀抱的一大主因。



MAX是普通迫击炮的升级版本,主要是BIOS芯片的储存容量变大了,RAID功能和Click BIOS 5回归,说实在的如果MAX也出个白色的铂金版就更赞了。



双M.2接口,虽然只有一个M.2接口支持NVMe传输协议,但M.2接口固态安装和使用都比SATA接口的2.5英寸固态方便省事很多,一颗螺丝轻松搞定,少走两条线,机箱里都要整洁很多。



USB3.1 Gen 2内芯用的是骚气的红色,DP、HDMI接口都有,但我想这里的接口应该不会派上用场。音频接口是带S/PDIF的金色音频插孔。



AMD的U还是直接买盒装靠谱,就别想着去尝试散片了。



原装散热器,没打算用它,懒得从盒子里拿出来。



AMD Ryzen5 3600,核心数量6,线程数量12,默认频率3.6GHz,最大加速频率4.2GHz,支持PCIe 4.0 x 16。如果用不上多线程运行能力的话,其实可以直接上3500X,价格便宜300元左右,更具性价比。



板U合体成功。



散热器选了利民的TS120Plus 风灵,单塔双风扇,散热效能很高,性价比也很高,而且这款散热有六年质保,基本可以直接用到换平台。







虽然这台主机里没有用到灯条,但也要提一嘴,这款散热不会和内存条冲突,这一点很赞。






M.2接口固态选了阿斯加特AN3系列500GB,支持NVMe传输协议。宝蓝色的铝合金散热马甲颜值很高,主要还是价格便宜量又足(qiong~),选个500G基本上就不需要再加装机械硬盘了。






内存是十铨T·FORCE系列T1 GAMING DDR4 8Gx2内存套条,3000MHz频率,时序CL16-20-20-38,电压1.35V。选它也是因为性价比高,内存是建议能买套条就尽量不要买散装单条,特别是准备组双通道的话,套条比单条贵不了几个钱,这一点小钱就别省了。预算再多一点的话,也可以换一套马甲条,颜值和性能都会更好一些。



内存和M.2 SSD的安装都没什么难度,接下来需要准备电源和机箱了。



机箱是酷冷至尊的清风侠S600,最大兼容ATX主板,三围尺寸大约是478x209x470mm。机箱采用大量的金属面板和骨架,本身重量大约8.4公斤左右,很沉!清风侠系列机箱主打静音的卖点,所以机箱通体都不透光,也是满足了不要花里胡哨的灯的需求。






前面板可以拆开,有一道卡扣开合的防尘滤网,前面板的框架上预装有一把12cm无光风扇。在机箱前面板内侧有一层厚厚的吸音海绵设计。



机箱顶部可以选装两个12cm风扇,或者用来安装240水冷。默认随机赠送了两块顶盖选用,一个是磁吸式防尘网,一个是卡扣式开合顶盖,并且在内侧有一层吸音棉设计,不仅在这里,在左右侧板的内侧也都有这么一层吸音棉。想着顶部暂时也不会加装风扇,就直接上了吸音棉顶盖。



I/O接口都在顶部的右前方角落,分别是电源键、重启键、两个USB 3.0接口、3.5mm音频接口,和一个SD读卡器卡槽,这个设计还是挺独到的。电源键设计成了酷冷Logo的形状,周围有一圈灯带设计,可以起到指示灯的作用。当主机开启时这里会保持常亮,系统进入休眠状态后,这个灯带会变为呼吸灯一闪一闪的状态,直到系统被重新唤醒。



机箱内部空间非常的宽敞,清风侠S600支持ATX、M-ATX和Mini-ATX三种规格主板,穿线孔位置都有橡胶垫保护设计。在机箱尾部也预装有一个无光12cm风扇,刚好和散热器以及前置风扇形成一条前进后出的风道。



这台机箱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设计,就是在前面板顶部位置有一个光驱支架,想来是特意给有这方面需求的人士设计的吧。不过我们完全用不着,我考虑要不要直接给它拆了。



我认为一台主机里什么都可以缩水,唯独电源最不应该缩水。考虑到后期需要更换显卡,所以电源直接给整了一个酷冷至尊V750金牌全模组。全日系电容,质保十年,也是属于换平台都能继续用的水平,并且有智能控温的静音风扇。加上我之前主机上用的V550一直都很稳定,所以就直接一步到位了。



顶部的大面积格栅透气网,中间是金属拉丝处理的酷冷至尊标。






左右两侧都有型号标识,以及一些相关的参数和认证信息,背部有一个Hybrid智能控温按钮。



电源模组线的插口分布合理,做了区域划分,操作起来很方便。在安装电源之前根据设备的接口数量和类型,计算好需要的线材,建议适当预留一两个常用接口,以备添加设备的不时之需。



随机附带的模组线非常丰富,一共有:一条主板的ATX 24Pin线、两条CPU 12V线(4+4Pin和8Pin各一),一条老式D口4Pin电源线,两条PCI-e 6+2Pin显卡供电线,三条SATA线和一条FDD线,即使以后换需要双8pin供电的主板以及双显卡,这些线材使用起来都绰绰有余。



考虑到后期可能会增加机械硬盘,所以提前插了一条SATA线上去备用。



显卡,先拿我的七彩虹GTX960 顶上去了,预计618大促的时候再换成1660。



因为没有各种发光设备,也没有加装风扇,所以机箱内部空间显得比较空。整体装机过程很轻松,一次点亮。
简单测试一下
一切以默认频率状态为主,邻居肯定不会玩超频,目标是只要稳定就一切OK。所有的测试成绩均为CPU默频3.6GHz,和内存默频2400MHz 双通道的状态下测试所得。




娱乐大师跑分,跑了个30万分的成绩,主要是显卡拖了后腿,960只拿到了9万的成绩,最终打败全国82%的用户。然后吃鸡认证有点惨,只得到了流畅度65分的成绩,可以理解为开标准画质勉强能流畅吃鸡,期待换上1660后的认证成绩。



默频状态下的R5 3600 在CPU-Z的测试分为是单核500分、多线程3927分,多线程得分明显要比3500X的不到3000分强了很大一截。



十铨T1 DDR4 8Gx2 在不超频的默频2400MHz,时序16-19-19-39时,AIDA64测试出的数据显示读写速度分别是35380MB/s和19192MB/s,复制速度为33508MB/s,延迟90.1ns较大,介于AMD架构的原因,这一块的跑分要比Intel逊色很多。这对内存我简单小超频率到3066MHz后,发现性能可以提升25%左右,而且还有更多的超频空间,后面就没有再一一测试了。



目前只有一块固态硬盘,所以只分了2个区,系统盘丢了200G,剩下的是D盘,安装一些游戏和常用的资料。AS SSD Benchmark跑分得出的连续读写速度分别是3000MB/s和2390MB/s,果然NVMe协议的速度还是很凶猛的,整体分数拿到了4083的高分。



​Crystal DiskMark 得到的连续读写速度比AS SSD 还高,达到了3483MB/s和2529MB/s的速度。没有测试一些大型游戏,不过这样邻居已经很满意了,就等着618入新显卡以后再尝试挑战一些热门大作。

不相关的结束语

这次的疫情感觉改变了很多生活的习惯和方式,待在家里的时间变久了,购物的方式改变了,从最初的物资匮乏,到现在已经慢慢的形成了一种新的物资供给生活方式,各种买菜团购群每天热火朝天。2003年的非典成就了阿里帝国的崛起,这次的疫情也有很多传统行业变得慢慢萎缩,又催生出了很多新兴行业。不管怎样,日子依然需要继续,武汉人民也依然会乐观的面对明天。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