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电脑软件知识和实用技术集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9 08:56:04
多系统安装
一、安装计划
本例的安装电脑配置为:
CPU赛扬1G,128MB内存,40GB硬盘,顶星主板、Inteli810芯片组集成显卡和Ac97声卡。
1.1数据备份:原来机器中安装有win98/2000+redhat 7.3和大量数据,使用刻录机备份数据。
1.2硬盘的规划:硬盘够大,分区时可不能太吝啬^_^!首先分给Win2000的系统区,即C盘,约4.5GB,主分区,FAT32格式;
虽然WinNT/2000可以使用FAT32的分区而没有使用NTFS格式,是因为我试了好几次,无法完成多系统的启动配置,多系统配置我采用GRUB,也许其他方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之所以这样做是考虑到系统维护,不得不考虑window 2000不够稳定的问题。然后分给FreeBSD4.5G的分区,FreeBSD只能安装在磁盘的主分区,不能安装在磁盘的逻辑分区中,这是要注意的地方,因Win2000不能识别FreeBSD的分区,所以它对Win2000来说是不可见的,不会被识别为D盘;将原来的磁盘的逻辑分区中分出两个分区用于存贮数据,为了能够在三个系统都能够访问,分区格式只能是FAT32/NTFS,分区大小分别为12G和12G,剩余的空间留给Linux系统使用。
想要管好你的多系统启动,以下三种方案可任你选择:

   
1、使用Linux的启动管理器Linux  Loader即GRUB/LILO控制启动,推荐采用GRUB;

   
2、使用WinNT/2000的启动管理器Boot  Loader来控制启动;



3、使用FreeBSD的启动管理器BootMgr


4、使用第三方的多系统启动管理器,System  Command或分区魔术师Partition  Magic的Boot  Manager。


本实例采用GRUB.
二、硬盘分区
为了完成我们的既定任务,大家最好选用容易操作的分区工具吧,比如分区魔术师Partition  Magic即PM8也有人叫它PQ8,开始啦:

删除硬盘原有的C、D分区,重新分区如下:

(灰色区域为主分区空间,浅蓝绿部分为扩展分区的空间)   
C:  主分区  FAT32  约4.5GB   
主分区
约4.5GB 分区格式为unkown,等到安装FreeBSD的时候使用它自己的工具分区。
*  扩展分区  ----  约31GB   原来的磁盘中已有,现在不要做
D:  逻辑分区  FAT32  约12GB   
E:  逻辑分区  FAT32  约12GB   
*:  逻辑分区  unkown  约7GB    等到安装Linux的时候使用它自己的工具分区
用PQ8分好区后,格式化工作留给系统安装的时候进行,你自己操作就全知道了。
三、安装Window 2000 Server   
将WinNT/2000的光盘放入光驱就开始自动运行,进入安装模式,等到提示光盘上的Windows比你现有的版本新,是否要升级,当然回答“否”了,我们向全新安装Window 2000 Server。然后在光盘的主界面中选第一项“安装Windows”,接着WinNT/2000开始向硬盘(C盘根目录)拷贝安装所需的临时文件了,完成后提示重新启动电脑以进入下一步安装过程。在这一系列的动作中,安装程序会让我们有定制高级选项的机会,需要改动的是让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可以手动选择将要安装的分区,其余的可保留默认值。

重新启动后,进入Win2000的安装的第二阶段,安装程序从硬盘上的临时文件夹中装入各种检测硬盘所需的驱动程序,然后显示硬盘分区,让我们选择在哪一个分区上安装Win2000(因为前面已经定制选择安装分区的高级选项):

此后安装程序还会拷贝文件、检测硬件、设置系统等,其中还有一两次的重启动,一路下来,终于完成了Win2000的安装,见到了海蓝色的桌面!Cool!

整个安装过程大约需一两个钟头,就看你的硬盘“卖不卖力”(够不够快)了!

四、安装FreeBSD系统
首先是准备FreeBSD的安装盘。FreeBSD有许多种安装方式,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就是使用光盘安装;不过尽管如此,在没有软驱、光驱的计算机上也是可以通过BOOTP服务采用远程引导的方式来安装的。
安装光盘启动完成后,首先出现的是配置内核。配置内核通常不是必需的,因为FreeBSD能够自动识别硬件。然而,如果你的硬件配置比较特殊(例如,有两块网卡,使用特殊的IRQ,比较古老,等等),那么可能需要手工配置一下内核。对于绝大多数情况来说,只要删除那些用不到的设备,就能够正常完成FreeBSD的安装;如果你对于自己的硬件不熟悉,这一过程甚至可以跳过。建议你配置一下内核,尽早发现问题。配置完内核按Q保存配置,进入FreeBSD的安装程序sysinstall(8)。
作为一个服务器管理员,经常性的服务器软件更新是必不可少的。FreeBSD提供了非常便捷的升级方式——cvsup,它可以从FreeBSD中央cvsup服务器,或某个cvsup镜像上获取FreeBSD的部分或全部源代码,而且,它只下载那些修改过的源代码,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你的版本(使用-STABLE可以提供较好的稳定性以及操作系统的最新特性,多数管理员都会选择这个;使用-RELEASE能够获得成熟产品的品质,尽管话是这样说,但实际上选择这一分支的人很少;使用-CURRENT的用户主要是参与FreeBSD开发的人员,这个分支包含了所有即将进入-STABLE分支的新特性,但不要指望这个分支能够提供必要的稳定性保证,也不要指望它能够带来很好的性能,但所有的安全问题都是首先在这个分支内修正的。我将在后面详细介绍这些)。
一旦最初的内核配置完成,它就会立即启动,并根据配置文件启动sysinstall(8)。我们将看到一个标准的文字模式配置界面,这有点类似于早期Visual Basic For MS-DOS编写的应用程序的界面。
选择Standard进入标准的FreeBSD安装过程。首先是对磁盘进行分区。
FreeBSD对于磁盘的管理和Windows有比较大的差别。一个磁盘上通常有一个Partition就够了,而一个Partition又可以分成若干个slice,并加以标记(label)。实际上,FreeBSD的slice基本上可以等同于Windows的磁盘分区,或卷的概念。




随后是在这个Partition上创建slice。和Linux的情况类似,FreeBSD也使用单独的交换区。这种设计可以避免碎片,也防止了对文件系统的影响,性能较好。通常情况下交换分区是内存的2-2.5倍,这足以应付日常的突发事件。/var用于保存那些不在集群{xx}享的文件,/tmp用来保存临时文件,而/usr用来保存那些需要在集群中同步的文件。/就不用说了,它保存的是启动系统需要的文件。

通常给/分配的空间是128MB,/tmp和/var各256MB,剩下的都分给/usr。不过也有例外,如果打算做一个大型的邮件系统,则/var要大一些(通常邮件系统依赖/var来保存邮件)。当然,各个slice可以mount到不同的地方(例如,你可以把曾经的/usr变成/var),不过最开始配置好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当然,偷懒的方法也是有的。在没有slice,或没有完全配完slice的情况下按A,系统会给出一组(或对剩下的label)默认的配置。如果你打算单纯提供Web+数据库这样的服务,完全可以直接接受这组配置。
从FreeBSD 4.x开始,ufs支持了一个叫做SoftUpdates的技术。SoftUpdates的主要设计目标是提高文件系统性能。除了/所在的slice之外,所有的ufs slice都应打开SoftUpdates,这样对于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很有好处。(/虽然也是ufs slice,但打开SoftUpdates会造成系统不稳定——FreeBSD文档如此警告,而笔者确实也吃过这个亏。不过,由于/的内容不需要经常变化,不打开SoftUpdates和打开了SoftUpdates几乎没有性能上的差别) 。SoftUpdates可以随时通过tunefs(8)来打开或关闭。在label(8)程序中,打开SoftUpdates的标志是文件系统显示为ufs+s。
之后是选择安装介质、是否安装多引导程序(本例不选择安装)和要装的Distribution。它提供了几组常见的情况。Minium安装最小系统,包括一些基本的Unix程序。Developer包括了一些开发工具;X-Developer和Kernel-Developer分别是X和内核开发人员用的。此外还有可选的ports,它可以帮助我们来安装应用程序。
我通常使用的是Custom(定制安装),不安装源代码、ports(因为这些可以从cvsup同步得到最新的,安装一遍浪费时间),只安装XFree86(主要是为了运行cvsup,因为编译不需要X的cvsup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很多其他的东西,如php要用到的gd等等,需要XFree86的库文件的支持)、基本系统以及一部分库文件。当然,您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安装其他组件。
完成之后系统就开始安装了。注意,一旦安装开始,所有前面做的分区、建立文件系统等操作就结结实实地写到了硬盘上,再没有反悔的机会了。如果您的硬盘上包含重要数据,那么请在这之前备份。
根据计算机速度的不同,这个过程可能持续10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在此过程中,除了光盘或硬盘出问题之外,基本上不会出现节外生枝的情况。按Alt+F2可以切换到用于调试sysinstall(8)的控制台,Alt+F4可以切换到一个命令行控制台,这些都是调试FreeBSD安装过程,或应付紧急情况的,通常用不到。
全部系统文件安装完成之后,sysinstall(8)会给出一个祝贺画面。同时,它也告诉你如何在以后运行sysinstall(8)进行其他操作,如配置等等。实际上,在FreeBSD中sysinstall(8)基本上相当于Windows控制面板的作用。
随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配置网络、设置时区、显示字体、XWindow等等,并且创建新的用户(FreeBSD中的内建管理员叫做root,但由于它拥有一切特权,因此完全靠它来做日常工作有时会不太方便,笔者自己就曾不慎以root身分删除了modules,然后战战兢兢地重新编译内核)。


FreeBSD安装盘上还提供了一些packages。这些packages是预先遍一号的应用程序。对于一台拥有很好的Internet连接的、速度足够快的机器来说,并不需要安装packages(KDE和X除外,编译它们各需要花上一天一夜的功夫)。这台机器速度还称不上“足够快”,所以我安装了cvsup,它在devel中。
安装完退出sysinstall工具。
五、安装Red Hat Linux Advanced Server 2.1系统
   安装RedHat Linux Advanced Server 2.1比FreeBSD系统容易多了,提供图形安装界面,可以和Window 2000相媲美,可以说比Window 还好(个人意见)。
   将Red Hat Linux Advanced Server 2.1的第一张光盘放入光驱就开始自动运行,直接回车进入图形安装界面,具体的我就不说了,基本上都是“下一步”就行了,配置鼠标、配置网络、设置时区、设置服务软件、设置超级用户密码、安装启动管理器GRUB、配置Xwindow,在进行到配置分区至少给分一个分区root/和SWAP交换分区,我的分区是这样:root/、/home、/var、/usr、swap分区,直接点击下一步后安装程序即开始格式化系统分区和向根分区拷贝文件。GRUB安装到硬盘的MBR。拷贝完文件,然后完成最后的设置,制作系统启动盘。我建议你做一张系统启动盘。安装完成后重新启动系统,这里多引导启动界面没有FreeBSD的入口。需要到linux系统去配置一下。
进入Linux系统,编辑文件/boot/grub/grub.conf,加入启动FreeBSD的项目
title FreeBSD
     root (hd0,1,a)
     kernel /boot/loader
保存退出,重新启动系统。选择FreeBSD项就可以进入FreeBSD系统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0-29 08:56:12
解决多硬盘盘符混乱问题  

现象:在安装了第二块硬盘后,老硬盘与新硬盘上的盘符会出现盘符交叉的现象,在调用文件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麻烦,甚至导致某些程序无法使用。  

    方法:  
  1.屏蔽硬盘法  
    将两块硬盘设置好主从关系并正确连接,然后开机进入BIOS设置程序。在“Standard CMOS Features”选项中将从盘参数项设为“NONE”,屏蔽掉从盘。在“Advanced BIOS Features”选项中设置主盘为启动硬盘。保存设置后重新启动,则硬盘盘符就会按照主、从盘的分区顺序排列好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从盘只能在Windows下正常使用,在纯DOS模式下无法识别从盘。  

    2.重新分区法  
    设置好主从关系并正确连接硬盘后,使用任一款分区软件将从盘全部划为逻辑分区,则从盘的盘符就会按顺序排在主盘后面。(陈会安)  

    3.Win 9x:使用Letter Assigner  
    Letter Assigner能够任意指定硬盘的盘符。启动Letter Assigner,在Letter Assigner的工具栏下方列出了“A~Z”26个盘符,其中黄色表示当前可以选择使用,灰色表示当前不可使用。在主窗口中选中需要修改的盘符,然后从盘符栏中选择修改后的盘符,执行“文件→保存”命令,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  

    在操作过程中,如果需要放弃修改,只要执行“编辑→恢复原版”或者按下“Ctrl+Z”组合键即可。一般情况下系统盘的盘符不能修改,否则可能造成系统启动错误。当修改系统盘的盘符时,Letter Assigner会弹出一个提示窗口。(LanFu)  

    4.Win 2000/XP:操作系统设置法  
    以上几种方法建议大家只在Win 9x\Me下使用,而在 Win 2000\Me下硬盘的混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并且可以通过设置指定驱动器名。  

    以Win 2000为例,操作步骤是: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接着展开“存储→磁盘管理”,右键选中需要调整的分区,选择“更改驱动器名和路径”选项,点击“编辑”按钮,然后进行调整工作即可。  

    注意:所设定的驱动器名称只能是未使用过的;当设定完成后,会弹出警告窗口,说该操作可能造成驱动器停止,不用理会,点击“确定”即可。(任亚维)  

    5.利用PartitionMagic  
    PartitionMagic(分区魔术师)可以对硬盘进行重新分区、格式化、复制分区等操作,使用它修改盘符的操作方法如下:  

    启动PartitionMagic,鼠标右击需要修改的盘符,在快捷菜单中选择“高级→修改驱动器盘符”,然后在弹出的“更改驱动器盘符”窗口中选择新的盘符,单击“确定”按钮,接着选择“常规→应用改变”命令,按照提示重新启动即可。  

  另:  

  (1)Windows 2000/XP  
  Windows 2000/XP一般不会产生盘符交叉的问题,但前提是安装Windows 2000、XP时只安装了一块硬盘,安装结束后才能挂上第二块硬盘,假如是在添加第二块硬盘后安装Windows 2000/XP的话,那么仍然会产生盘符交叉,而且这是永久性的,即使取下第二块硬盘也无济于事。  

  不过,我们可以进入“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窗口,在“计算机管理”下选择“磁盘管理”,选中相应分区,从右键菜单中执行“更改驱动器名和路径”命令,在图1对话框中点击“更改”按钮,然后重新指派一个驱动器号,再对其他分区重复执行该命令即可。  

  (2)Windows 9x/Me  
  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只须在BIOS设置程序中稍稍动些脑筋,将第一块硬盘设置为“User”或“Auto”,而将第二块硬盘设置为“NONE”,这样尽管BIOS无法发现这块硬盘,但Windows 9x/Me的即插即用功能会自动检测第二块硬盘,并自动分配盘符,令人担心的盘符交叉现象也就不复存在了。当然在纯DOS模式下第二块硬盘是看不到的。  

  (3)Fdisk  
  我们可以在执行Fdisk命令分区时,选中“Change current fixed disk drive”项,然后选中第二块硬盘将所有分区删除,再选择“Create Extended DOS Partition”将所有空间都分配给扩展分区使用,接下来再进行分区。也就是说不创建主分区只创建扩展分区,最后格式化就行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0-29 08:56:18
系统关机变重启故障  

       一、正确设置BIOS  

  如果你的计算机连上了网络或者连着USB设备,那么BIOS的设置不对很可能会导致不能正常关机。一般而言,老主板容易出现这种故障,在BIOS里面禁掉网络唤醒和USB唤醒选项即可。  

  二、设置电源管理  

  关机是与电源管理密切相关的,有时候电源管理选项设置得不正确也会造成关机故障。  

  点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电源选项”,在弹出的窗口中,根据需要启用或取消“高级电源支持”(如果你在故障发生时使用的是启用“高级电源支持”,就试着取消它,反之就启用它),Windows 98中这种方法往往能解决大部分电源管理导致的关机故障。  

  如果没有选中“高级”菜单里的“在按下计算机电源按钮时(E):关闭电源”,把它选中即可。  

  三、禁用快速关机  

  有时使用了Windows的快速关机功能也会导致这类关机故障。在Windows 98中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来解决:在“开始→运行”中输入Msconfig,打开“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在“高级”选项中选中“禁用快速关机”,然后重启计算机即可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0-29 08:56:31
光驱读盘不正常  

问:我的电脑安装的是Windows XP操作系统,安装好后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不能连续读光盘,插入第一张光盘一切正常,打开光驱放入第二张光盘,发现里边的内容竟是第一张光盘的内容,重新启动机器后,第二张光盘也能正常读出,这是什么原因?  

  答:用鼠标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管理”,选择“存储→可移动存储→库”,点击光驱所在的盘符,在名称项目中点鼠标右键选“属性”,在“延迟卸除”下有一项为“收回不可装入的媒体”,将它的时间改为0,应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问题未能解决,则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Class\{4D36E965-E325-11CE-BFC1-08002BE10318}键值,将下面的UpperFilters 和LowerFilters删除,重启机器即可。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0-29 08:56:38
回收站无法清空  

问:我的系统是Windows XP,我从F盘中删除了一个名为“dvdregionfree3031”的文件后,系统出现问题,表现为回收站中的内容无法清空,而且每次打开回收站时它总先搜索一遍,然后在清空回收站时显示一个确认删除对话框,选“是”后清空,再次打开回收站时又出现了上述情况,请问我该怎么办?  

  答:启动到带命令行的安全模式下,然后对每一个分区下的Recycled目录执行Attrib -s -r -h命令去除特殊属性,然后使用Del命令删除每一个分区下的Recycled目录。操作完毕后重新启动进入正常模式,问题一般即能解决。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0-29 08:56:45
解决活动窗口按钮被改写  

电脑中缺少了“Marlett”字体。  

  你可以在其他电脑中复制该字体到自己电脑的“控制面板---字体”中,也可以使用安装盘在“文件---安装新字体”中安装该字体。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0-29 08:56:51
解决接通电源后自动开机问题  

ATX主板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在主板的BIOS里将电源管理项“POWER ON AFTER PWFAIL”设为OFF即可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0-29 08:56:58
操作系统停止响应  

海南读者李俊来信:我用的是Win 98和Win XP双操作系统。多数时候用Win XP,Win XP在关机或重启时,好些时候它总停在“正在保存系统设置”处,硬盘的灯不再闪烁,系统就不响应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A:启动和关闭计算机时系统总是提示:“正在保存系统设置”,这主要是因为系统运行后加载的文件太多了,导致系统在短时间内运行太多的文件而不能中止,我们可以用“Ctrl+Alt+Del”键调出“Windows任务管理器”,单击“进程”就可以查看当前运行的文件。要解决此类问题,在“开始→运行”中键入“Msconfig”命令,在弹出的“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对话框,单击“启动”标签项,这里都是随着系统启动的一些程序,在此将一些不常用程序前面的钩去掉即可。另外,硬盘上的碎片过多也会导致系统关机或重启时间过长甚至造成死机现象,所以我们还要定期对硬盘进行碎片扫描。如果你在关机或注销时设置了声音文件,如果此声音文件破坏也会导致出现这类问题,我们可以到“控制面板→声音和音频设置”中将声音去掉。如果问题仍未解决,我们可以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择“管理”,并在“服务和应用”项中选择“服务”项目,在右侧的窗口中将不必要的服务停用,注意停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当前服务的文字说明。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0-29 08:57:04
解决开机ESCD错误  

问:我的电脑在开机的时候,屏幕显示出一段英文提示,大致意思是ESCD写入出现了错误,请问这会不会影响系统正常使用?  

    答:系统在启动时需要对即插即用设备及非即插即用设备进行自检,然后写入BIOS。出现“ESCD 写入”的错误,可能的原因一是主板BIOS的防改写跳线被选择,这时BIOS数据就无法改写。另一个可能是主板的BIOS芯片造成的,如果BIOS芯片有损坏的话,可能会造成信息不能完全写入。这种现象对系统正常使用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你可以不必理会。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0-29 08:57:11
开始菜单响应速度过慢  

问:我每次单击Windows的开始菜时,弹出下一组菜单都非常慢,可是以前单击开始菜单时却很快,我想问问用什么方法可以调节开始菜单的弹出速度?  

  答:开始菜单的弹出速度是可以控制的,我们可以在控制面板中对它进行修改:打开注册表编辑器,依次展开HKEY_CURRENT_USER\ControlPanel\desktop分支,然后在此创建一个DWORD值,并将它命名为“Menushowdelay”,你可以将该键的键值设为0至0100000之间的值,这个值就是显示菜单延长时间的值,单位为MS,输入后重启计算机即可生效。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